地偷聽華年與崔心蓮的對話。

聽了一會兒終於明白了,原來華年氣的是天養宮裏有眼線去給太後通風報信。

金絲燕入宮後,用一種來路不明的白色粉末幫華年治頭痛。這件事情非常隱秘,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知道。華年的秘密不僅是頭痛,最大的一個秘密是懷有身孕。這次太後隻知道她有頭疾,難保下次不會知道她孩子的來曆。

一想到有眼線把天養宮中的風吹草動都拿去報告太後,疑心重的華年便覺得更沒有安全感。

「朕一定要把眼線揪出來,不然還怎麼安心睡覺?」

「皇上息怒,太後深謀遠慮,她怎麼會不知道什麼話不能當著你講?」

「她假裝關心朕,提醒朕珍重龍體,不要亂用藥,其實是在警告朕,朕在天養宮中的一舉一動,她都了然於心。」

「縱使天養宮中有太後的眼線,但我們隻要小心行事,就不會被抓住把柄。」

「我用藥的事情非常隱秘,沒有幾個人知道。」

就在這時,永樂不用回頭就可以感受到後腦勺上傳來華年鋒芒般的視線。她不動聲色地看了身旁的暖冬一眼,暖冬的表情也略顯不安。她倆是皇上的近侍,都知道用藥的事,如今消息走露,華年第一個就是懷疑她們泄密。

好在崔心蓮勸道:「皇上,整個天養宮的宮人都是內務府調配而來,隻有她倆是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最不可能是眼線。天養宮裏確實有太後的眼線,但那些眼線平時都在外圍的地方伺候,探不到什麼秘密,所以太後今天才會故意揭穿用藥之事。這樣做就是為了挑撥離間,讓皇上懷疑自己人。如果把她倆趕走,空出兩個位置來,那太後必定會趁機把她的眼線安插進來,這樣皇上的處境才最不安全。」

崔心蓮心思縝密,洞悉了太後的意圖。然而怒火中燒的華年卻聽不進她的勸告,焦躁地說:「無論如何朕要把眼線找出來,讓太後把他領回去。心蓮,你去把天養宮的所有人集合起來,朕要親自審問。」

崔心蓮又勸了幾句,但是依然沒有效果,最後隻得無奈地領命退下。

#

大約一刻鍾中,天養宮所有宮人都被集合在木樨齋外麵的小院子裏。總共有三十多名宮女和二十多名太監。他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哆哆嗦嗦地趴在地上。永樂和暖冬也規規矩矩地趴在人群之中,聽候審訊。

華年端坐在正對著院子的房間中,哪怕不說話都散發出一股可怕的氣勢。崔心蓮候在一旁,神情有些不安。

「朕知道你們之中有人是替太後辦事的,趁早站出來承認,朕可以讓你們回到主子身邊。但如果被朕揪出來,那就別怪朕不客氣了。」平平淡淡的一句話,透出不怒而威之感。華年比剛才木樨齋時冷靜了很多,但也冷酷了很多。

天色早已黑下來,院子裏麵拂來涼風。宮人們渾身發抖,把頭埋在地上,沒有一個人敢回話。

永樂問心無愧,一點也不害怕,不過卻非常擔心。華年對太後的敵意便是最令她不安的地方。

華年等了半天見沒人承認,於是提高聲音低吼道:「既然不敢自己承認,那就其他人揭發吧。反正今天一定要揪出來,不然你們全都滾蛋,朕身邊隻留心蓮一個人!」

一語之後,宮人們更加膽怯,一個個把頭埋得更低了,身體抖得就像篩糠一樣。

埋著頭的永樂和暖冬偷偷對望了一眼。暖冬用無奈的目光告訴永樂:不要慌,這件事與我們無關。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突然抬起腦袋,結結巴巴地說:「皇上,奴,奴……奴才懷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