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1 / 1)

。靖澄都替那小小的個子捏一把汗,巴奇當然是完全不聽勸阻,直接踢門進去了。

佘淵文坐在房間窗戶前隨意地撥著琴弦,仿佛是在等這個不速之客。

“你這賊人,大家為了戰事茶飯不思,你卻在此閑情雅致!”說著抓起了佘淵文細細的手臂,將他拎到自己麵前。

“巴奇將軍,請你注意自己的言行!”靖澄握住巴奇粗壯的手臂並施加了力量才使他勉強放開了手。

可是佘淵文並沒有因此妥協,反而走出房間到走廊上喝起了茶。這當然更加激怒了巴奇,從他幾乎擠到一起的五官來看,已經憤怒到極點。他跑過去奪過佘淵文手裏的茶杯,狠狠摔到了地上,牙齒發出咯咯的響聲。靖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佘淵文隻是笑笑。

“如果敵人都能像巴奇將軍這樣,在下隻需彈彈琴,喝喝茶,不用損失一兵一卒就可以讓他們不戰而退。”

巴奇的腦筋大概還沒有轉過來,擠著眉頭一副不知你在說什麼的表情。

“既然巴奇將軍如此操心,不如說說您的意見?”

“我的意見?哼,我沒意見。”

“……你不是帶兵把東南國都攻打下來了嗎?”

“所以我就說這敗兵之將何德何能來做我們的謀士!”

靖澄知道東南國那一次是哥哥阿魯巴王的策略,並且收買了許多東南國的將士一起串通謀害了東南國主,才使他們不戰而敗的。說道這個,並不是佘淵文的錯。因為在那之前就有讒言說他勾結外黨企圖叛國而被東南國主將他軟禁家中。那樣說,其實完全就是那個國主昏庸無道,不分青紅,最後自己都送了命,害得國破家亡。

“巴奇將軍請回吧!”看到皺起眉頭的佘淵文,靖澄覺得必須站出來,“現在兵權在我手,你若再胡攪蠻纏,就拖出去以軍法處置。有空的話,還是回去好好整頓你的兄弟們吧!”

“你……”巴奇氣得就差鼻子冒煙,說不出話來,隻好憤憤離開。見此人一離開,靖澄就連忙想安慰佘淵文。戰敗那種事情,本來就是必須有一方來承受的。何況錯不在他,不必為此耿耿於懷。可是未開口,佘淵文反倒對他笑了。

“你不說我也知道。”撫過靖澄的臉頰,“你不用在意。”

明明是自己想對他說不用在意,卻反被對方先說去了。靖澄也露出了笑容。

怎麼會有你這樣的人。考慮別人的感受總在自己之前。

這個人不是澄兒你嗎?

兩個人仿佛光用眼神就可以交流,語言都是多餘的。

出征前一日天飄著雪花。$$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靖澄早早來到碧寒小樓等待佘淵文一起去軍營。小童準備了白絨毛的大衣給主子披上,並將一些藥粉塞到了他的行囊中遞給侍女。靖澄拉著佘淵文,在小童寂寞地注視中消失在一片白色之中。

霜兒,沒有關係。不管其他人如何看待,我都相信你。所以請你也相信我許下的承諾。

阿魯巴王在一個溫暖的陽光刺眼到暈眩的午後得到軍情急報。東國雖做著頑強殊死地抵抗,但是在阿魯巴國巧妙的計策和英勇的戰士的努力下,已經土崩瓦解。不過,深入虎穴的阿魯巴軍卻在後來突然出現的南國軍的壓製下動彈不得。計策是由努達隊長引開敵軍注意力,靖澄帶兵繞道敵方後圍。就是這個危險的決定,讓阿魯巴反被動為主動,將南國包圍在其中甕中捉鱉。但是之後靖澄一直沒有歸隊。直到戰爭結束,都未找到他的下落。雖然清理戰場之後並未發現類似靖澄的屍骸,但是那邊地形險要,多懸崖峭壁,不知是否是失足掉落下去……

阿魯巴軍隊因為凱旋而歸,在快要走出東國國土之時,大概是越來越接近阿魯巴國的關係,天氣變得異常寒冷。巴奇帶著軍隊走入一處山穀,山穀內春意盎然,與外麵的惡劣天氣恰恰相反。他們在那裏遇到了傳說中的會預言未來的種族。

(琴之中完)

(續《心之外》)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sx7410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