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和我對創客世界的介紹都源自2007年的一個周末,我希望能通過“樂高思維風暴”產品讓孩子們對編程和機器人感興趣。雖然孩子們的反應沒有我預想的好,但我自己卻開始對此著迷。最終誕生了“樂高無人機”項目,而我狂熱地愛上了無人駕駛飛機的研製。所以,我首先要感謝樂高公司出品了那麼有智慧的機器人組裝玩具包—老少皆宜的快樂!
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和5個孩子,他們對我的愛好長時間予以支持,還讓我在房子上增加了整整一層,作為我的製作工作室(孩子們認為那個部分應該是他們看電視的房間,但我們可以看看那能堅持多久)。而且他們始終和我一起參與其中,每個孩子都找到了我們能一起探索創客世界的項目。
我對創客世界的探索受到了很多啟發和引導。奧萊利公司的戴爾·多爾蒂創立了《愛上製作》雜誌和創客博覽會,是首批抓住正在蓬勃發展的“創客運動”潮流的人之一;馬克·弗勞恩菲爾德的熱情推動了這項運動的發展。科利·多克托羅的想象向我們展示了這項運動的光輝前景。當然,還有從Hackaday和Makezine到Instructables、Kickstarter、Etsy和Quirky等各
類博客和開源社區,它們也功不可沒。
在開源式硬件運動中,Arduino項目的馬西莫·班茲、Sparkfun公司的內森·西德爾、Adafruit公司的利莫爾·弗裏德和菲利普·托倫、MakerBot Industries公司的布雷·佩蒂斯,還有Local Motors公司的傑伊·羅傑斯都是我的重要向導。
工具製造商方麵,Autodesk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卡爾·巴斯和他的團隊一直都是我的靈感來源,給了我巨大支持。當然,還有技術工坊的吉姆·牛頓和馬克·哈奇,以及Ponoko公司的德瑞克·艾利和戴維·滕·哈弗。
我的熱情在《連線》得到了充分的包容和熱情的鼓勵。我要感謝為我們的雜誌找到這些新領域的選題小組(打印、表格與互聯網),特別是托馬斯·戈茨,他既要兼顧雜誌的工作和家庭,同時還撰寫書籍—這可不是輕鬆的任務,對此,我深有體會。邵莎娜·伯格以極富創意的方式與“連線設計”一起將“創客運動”變成了主流媒體陣地。本書脫胎於刊登在《連線》上的一篇文章,包括從中抽取的一些內容,以及我就此主題撰寫的其他一些文字中的章節。
最後,我要向我的母親卡洛塔·安德森表達最熱忱的感謝(並將本書獻給她)。感謝她用慧眼發現了她的父親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的行為不僅是簡單的敲敲打打,認識到她自己的孩子終有一天可能會超越前輩。雖然當年並沒有意識到,但父母把我送到外公家,和外公一起動手學習的那些夏天,最終改變了我的人生。僅僅30年,技術領域就改天換地,種子開始發芽。母親,謝謝你保存了外公的工具、專利和圖紙,以便有朝一日能將它們交到我的手上。我以前從未想到現在它們對我的意義如此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