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的桌子坐下,二人剛坐下,小二就殷切地提著水壺過來問道:“二位客官要點什麼?”

“一壺你們的招牌茶飲和一應小食都上來吧。”韓雲城朗聲吩咐。

“好嘞,客官稍後。”說完小二給二人倒好涼白開就走了。

這個時候的茶樓並不是像清朝那時候的大碗茶,這個時代還是以烹茶為主,說是喝茶但是用茶湯來形容更加貼切一些,這喝茶所配套的點心也多以麵食為主,跟後世那精致的茶點完全無法比擬。

卷二 第十章 節 夫妻

不一會兒那小二就將烹製好的茶湯和幾樣茶點小心端了上來,楊思媛也不是第一次進茶樓,畢竟之前和韓雲城也來過,隻是卻也不喜歡這茶樓的茶,畢竟習慣了自己那個時代的飲茶方式,對這種加了作料的茶自然有些敬謝不敏。

相反韓雲城倒是適應良好,熟練地端起茶碗給楊思媛舀了一碗茶湯,放置在她麵前,然後自己也舀了一碗後,就安心地喝起這加了蔥薑鹽的茶水。

望著自己麵前飄著幾粒蔥葉的渾濁茶湯,楊思媛實在是提不起興趣,要說喝茶楊思媛還是挺講究的,讀書那會各種花草茶和水果茶是她的最愛,後來則是最喜歡香氣如蘭的鐵觀音了,每次喝茶都是拿了熱水壺燒好優質礦泉水,擺好一套功夫茶的工具,然後平心靜氣地自泡自飲,倒也有幾分情調。

雖說不是個中老手,但是還是挺挑剔的,後來穿越了因為年紀小,並不適合過多飲用茶葉泡製的茶水,一直都是采集了各種花草茶喝,而且泡製的方式也是後世的手法,倒也不會適應不了,可是這茶樓的茶,她卻是怎麼也喝不慣,不過往日裏都是忍耐了下來。

見楊思媛一臉嫌棄地端了茶碗如吃藥般喝了一口茶,韓雲城才後知後覺地問:“不好喝?”

點了點頭,楊思媛才回道:“我不喜歡這樣烹製的茶水,如果隻是用開水衝泡的倒是喜歡。”

此時韓雲城才想起往日住在李家坳的時候,楊思媛的確都是隻用開水衝泡花草茶水來飲用,幾乎從來沒有烹製過茶,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貧窮的原因,後來他也忘記了追究,原來是因為她不喜歡這樣的茶啊。

“那樣衝泡出來的茶會好喝麼?”韓雲城問道,這樣的飲茶方式他已經習慣了十幾年,所以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烹茶是他師父的最愛,所以他這個關門弟子也陪著師父喝了十幾年的茶,向來就將茶葉煮過了來喝,難道還有其他的烹茶方式嗎?

“肯定比這個好喝,你看這茶湯渾濁不堪,然後又是蔥又是薑早將茶原本的味道給掩蓋了,又怎麼會好喝?”楊思媛指著茶湯小聲說道。

被楊思媛這麼一說,韓雲城也覺得喝進嘴裏的茶失去了往日的滋味,仔細品嚐隻覺得的確很難品味出茶本身的味道,倒是滿嘴的蔥薑和鹹苦味。

“算了,將就著喝吧,說起來家裏原來曬的那些花草茶也被那些山匪給毀了,看你什麼時候進山去,也帶上我,我去采些花草回來重新曬製一些,等天氣熱了也能消暑降熱。”楊思媛勉強自己又喝了口茶,就將茶碗放在那裏不動了,反而端起裝了白開水的杯子喝起來。

“好,過幾天再去吧。”韓雲城道,總歸往日裏他進山打獵,而她則進山采藥,所以他也不覺得帶楊思媛進山有什麼不好。

二人坐在那裏喝水休息了一會兒,這時茶樓的說書也開始,中間搭起的台子上,說書先生上台朝那台子上的椅子上一坐,驚堂木朝那桌子上一敲,頓時原本喧鬧的茶樓靜了下來。

“上回我們講到楚霸王烏江畔被困……”台上說書先生接著上一場說書繼續開講。

台上講的是《西楚霸王》,對於這個故事楊思媛倒是不陌生,雖說漢朝以後的曆史都已經改寫了,不過漢朝以前的曆史楊思媛還是挺熟悉,所以聽著熟悉的曆史人物和事件倒也有種久違的熟悉感。

所以也安靜地聽著說書先生抑揚頓挫地說書,視線自然也被說書先生吸引了過去,倒是坐在一旁的韓雲城目不轉睛地盯著楊思媛的側臉看,盡管臉上沒什麼變化,心裏在想些什麼卻是沒有人知道。

等一場書說完,楊思媛也聽得津津有味,其實說書什麼的,在她原來的世界並不多,倒是幼年的時候有一檔節目叫《曲藝雜談》,那個時候她倒是聽過幾回,對於傳統的說書和小品相聲還是有幾分喜愛,隻是後來各種選秀節目占駐了各大電視台,反而這些傳統的節目漸漸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聽完了說書,夫妻二人也算休息好了,於是結賬離開了茶樓,不過臨走前楊思媛倒是問茶樓小二買了一包茶葉,想著回家自己泡來喝也不錯。

隨後韓雲城還帶著楊思媛逛過來糕點鋪子,給楊思媛買了些糕點和蜜餞零嘴,然後又去菜市場買了些晚上要吃的菜,還將楊思媛想買的菜種子也買了回來,然後又去鐵匠鋪買了農具。

倒是小雞崽沒看到出售,所以夫妻兩個沒有買到,不過楊思媛倒是希望下次在趕集的日子裏能買到,畢竟那個時候有小販挑著小雞出來賣,也有賣豬崽兒、兔子什麼的,她到時候倒是可以酌情在家裏養一些小雞和兔子,至於豬就不在她的考慮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