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天下之風動九霄 (上) by 天子

第一章

冬去春來,四月初八。

這本該是一個平凡的日子,平凡得令人百無聊賴。

但是就在這一天,從辰正到酉初,京師中大大小小總共升起了三十六路鋒煙,上至皇宮大內的仁宗趙禎、下至街巷坊間的江湖首領都先後接獲了一連串七條消息——

第一條是,蹊蹺失蹤了五年的嘉王趙珺回京了。

第二條,在京中消失已久的情報組織「流雲飛龍」似要重振雄風,其門主座下「琴」、「心」、「劍」、「膽」四路神騎先鋒已先入汴梁,安營紮寨。

第三條,關外有客將至,來自大理。

第四條,來客並非一路,而是三路。第一路來自大理王段素興麾下,乃是朝貢的使者;第二路來自大理武林四大派別中的「洱海月」,目前尚不知曉他們入了中原又直入汴京目的為何;第三路,行蹤詭秘,時隱時現,身份不明。

第五條,大理使者除了朝貢,亦欲與宋主商談兩國和親之事。

第六條,大理欲求的和親對象不是別人,卻是嘉王趙珺。

第七條,赤焰令重現江湖了!

這七條消息一出,一時之間,京畿之內,江湖四方,仿佛春雷滾過了蒼穹,皆為之風聲鶴唳!

第七條消息傳出的時候正是酉時,恰是人們為了生計、前程、富貴,或疲於奔命,或絞勁腦汁,勞累辛苦了一天的時辰。辛勤過後,不管是王公貴胄、或是販夫走卒都要吃飯。所以,此時此刻,各家飯莊酒肆俱是高朋滿座,熱鬧無比。貴客老爺們常常喜歡倚窗坐了,一邊吃喝暢飲,一邊欣賞夜色。東京汴梁是皇城,是國都,是天子之堂,即便太陽落了山,仍是輝煌豔麗,華美不可方物。尤其是月華初升時的禦街,妖嬈中帶著幾分羞怯,是世家子弟、風流王侯們的最愛。

眼前,醉仙樓上的雅座之上,便正有這麼一位極為尊貴的翩翩公子正與兩位朋友喝到酣處,擊箸高歌,興致正濃——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也不須驚怪,沉郎易瘦,也不須驚。潘鬢先愁,總是難禁,許多魔難,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歡杳杳,後會悠悠。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書郵。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須知道,似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

「他醉了。他還是一如當年,酒量著實差得很!」其中一個朋友說。

「他不是醉了,是借酒消愁。我倒覺得,他比當年變了很多。」另一個朋友說。

「或許。不過,如此說來,我卻發現你也變了。」

「哦?」

「與當年相比,你這不解風情的人不也變聰明了不少?」

「我並非與你說笑,他一回來便邀了我們,必是有事相商,隻是此刻時候未到。」

「時候未到我們便先說笑我們的,待到了時候我自然也會板臉嚴肅,豈不是兩不耽擱?」

…………

兩人這廂正說著,卻聽那公子歎道——

「世態炎涼啊……我在此處難過,二位大俠倒自顧自地說笑得高興……」

「此言差矣,趙公子一直自飲自唱,我們插嘴不得,自然隻好自說自笑。你若看不過去,我們便就此告辭,明日一早還要陪大人上朝。」坐在他對桌那人半眯著一雙狹長鳳眼開了口,卻是好不客氣!一如身上那一襲窄袖白緞錦袍,單是那不染一絲雜色的絢目氣勢便要壓了他人三分!

「是,是,都是小弟不對,小弟自詡聰明一世,卻還不敢得罪了白五哥與展大哥!小弟自罰三杯便是!」那公子說著,便又要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