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的年代(1 / 3)

即使坐在公交車上,我還不敢打開。我四下張望,生怕有人發覺跟蹤。回到家裏,背著父母,我才悄悄地打開。粗糙的紙麵黃色封皮,黑色的一行書名,沒有寫作者,內文一樣是簡陋的紙張和印刷,有些字體的油墨,還會印在手上。但我卻用一個晚上看完了一本。

這是我第一次買禁書。第一次看禁書的感覺,和第一次跟女生幽會沒有兩樣。微微暈眩,心跳加速,向禁忌的地方,不斷摸索前行。

買禁書變成我們的樂趣。隻要有人說:那是一本禁書,立即搶購,怕買晚了,書就絕版。陳映真的《將軍族》,就是這樣買來的。當然,同時購入的還有《第一件差事》。

陳映真和《將軍族》

那時候,陳映真出獄不久,小說集《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剛剛出版,《將軍族》就被查禁了。

這種消息總是傳得特別快。內行的書店接到出版社通知,就把書從架上拿下來,藏到書櫃後麵。有熟識的讀書人來了,就悄悄拿出來,說:“你看看這一本,剛剛被查禁。還剩下這兩本而已。”仿佛在說著,“這是海內外最後的兩本孤本了”。你如何禁得起誘惑?

那時我讀台中一中高二。朋友阿豐知道以後,趕緊通知朋友,大家分頭去書店找。台中市的一些大書店都沒有了,後來在一家賣參考書為主的書店裏,竟找到兩本,當然一口氣全買了。書後來果然絕版,直到多年後才解禁。

那小說集的封麵是吳耀忠畫的《少年補鞋匠》,暗綠色封麵,一個少年眼神專注,衣服襤褸,補著一雙舊舊的、仿佛走過許多路的鞋子。幽暗而憂傷的油畫。

小說最讓我震動的是《我的弟弟康雄》,描寫家道中落後,一個理想主義青年的虛無與沉淪,最終走上了絕路。或許因我也曾遭遇到家道中落的悲哀,母親為了違反票據法而入獄數月,我在絕望中壓抑著,不讓同學知道。那壓抑的深深的虛無與悲哀的調子,讓我耽讀再三。

朋友間討論最多的,還是陳映真的小說為什麼被查禁。有人說是因為裏麵描寫了向日葵,而這是中共的國花;還有人讀得更細,認為是因為一篇小說內容描寫了一個青年為了不讓鴿子停下來,向空中揮舞著紅色的旗幟。但沒有人說得出確切的原因。

查禁的原因,本身就是禁忌,這就是“禁忌年代”的特征。“權威”要變成“威權”,就是不容許你問他原因。最後逼得你得猜測他的心思,揣摩他的心思,甚至暗暗討論他的心思,如此才能讓你想得太多,猜疑太多,滿地陰影,最後什麼都不敢做。

這樣就能把禁忌的恐懼極大化,讓它變成一堵無形的圍牆,把你關在裏麵。而你還心甘情願地站在裏麵,不敢走出來。甚至多年以後,你寫文章時,心中都還在想,這個句子能寫嗎?不是誰誰誰寫了這句子,就被查禁了?你就想:算了,別寫了,以免被查禁。

即使坐在公交車上,我還不敢打開。我四下張望,生怕有人發覺跟蹤。回到家裏,背著父母,我才悄悄地打開。粗糙的紙麵黃色封皮,黑色的一行書名,沒有寫作者,內文一樣是簡陋的紙張和印刷,有些字體的油墨,還會印在手上。但我卻用一個晚上看完了一本。

這是我第一次買禁書。第一次看禁書的感覺,和第一次跟女生幽會沒有兩樣。微微暈眩,心跳加速,向禁忌的地方,不斷摸索前行。

買禁書變成我們的樂趣。隻要有人說:那是一本禁書,立即搶購,怕買晚了,書就絕版。陳映真的《將軍族》,就是這樣買來的。當然,同時購入的還有《第一件差事》。

陳映真和《將軍族》

那時候,陳映真出獄不久,小說集《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剛剛出版,《將軍族》就被查禁了。

這種消息總是傳得特別快。內行的書店接到出版社通知,就把書從架上拿下來,藏到書櫃後麵。有熟識的讀書人來了,就悄悄拿出來,說:“你看看這一本,剛剛被查禁。還剩下這兩本而已。”仿佛在說著,“這是海內外最後的兩本孤本了”。你如何禁得起誘惑?

那時我讀台中一中高二。朋友阿豐知道以後,趕緊通知朋友,大家分頭去書店找。台中市的一些大書店都沒有了,後來在一家賣參考書為主的書店裏,竟找到兩本,當然一口氣全買了。書後來果然絕版,直到多年後才解禁。

那小說集的封麵是吳耀忠畫的《少年補鞋匠》,暗綠色封麵,一個少年眼神專注,衣服襤褸,補著一雙舊舊的、仿佛走過許多路的鞋子。幽暗而憂傷的油畫。

小說最讓我震動的是《我的弟弟康雄》,描寫家道中落後,一個理想主義青年的虛無與沉淪,最終走上了絕路。或許因我也曾遭遇到家道中落的悲哀,母親為了違反票據法而入獄數月,我在絕望中壓抑著,不讓同學知道。那壓抑的深深的虛無與悲哀的調子,讓我耽讀再三。

朋友間討論最多的,還是陳映真的小說為什麼被查禁。有人說是因為裏麵描寫了向日葵,而這是中共的國花;還有人讀得更細,認為是因為一篇小說內容描寫了一個青年為了不讓鴿子停下來,向空中揮舞著紅色的旗幟。但沒有人說得出確切的原因。

查禁的原因,本身就是禁忌,這就是“禁忌年代”的特征。“權威”要變成“威權”,就是不容許你問他原因。最後逼得你得猜測他的心思,揣摩他的心思,甚至暗暗討論他的心思,如此才能讓你想得太多,猜疑太多,滿地陰影,最後什麼都不敢做。

這樣就能把禁忌的恐懼極大化,讓它變成一堵無形的圍牆,把你關在裏麵。而你還心甘情願地站在裏麵,不敢走出來。甚至多年以後,你寫文章時,心中都還在想,這個句子能寫嗎?不是誰誰誰寫了這句子,就被查禁了?你就想:算了,別寫了,以免被查禁。

這個無形的力量,我們叫他“心中的警總”。也就是在心中建立一個無形的警備總部,一種不自覺的“自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