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出水荷花

作者:納蘭

緣 起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賀六十壽辰,舉國歡慶。

時,國運昌盛,萬國來朝,民間富庶,滿漢芥蒂漸消。然而乾隆年事日高,但始終不見冊立太子,朝堂上下不免蜚短流長,謠言四起。

當其時也,乾隆感懷故皇後(孝賢純皇後,富察氏)所生二嫡子早夭,所以一直沒有把冊立太子的文書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後,及至中年又因為身體健朗野心不息因而更加不願意談及此事。然而歲月倉促,畢竟年事日高,力不從心,因此在六十大壽期前脫口而出"禪位"兩字。

而在他的諸皇子中,有的已經死去,有的表麵上對當皇帝根本不感興趣,還有的生怕招來殺身之禍,敬而遠之。

等到宮裏確實傳出了聖上金口玉言的"禪位",頓時風起雲湧,廟堂江湖如同春之驚蟄,野心和欲望一起飛升起來……

1

"傅夫人進香,閑人閃避。"呼喝聲由遠而近,驚得金光寺前轟然大亂,寺外的攤販們飛快收拾走避,來往民眾慌得手忙腳亂,直往路邊躲。

金光寺內的僧人,也急急賠笑,請眾香客暫避。

金光寺是京城大寺,時常有官家貴婦前來參拜,官家規矩大,女眷更不可輕易讓旁的男子衝撞了,所以每每派家人驅散閑人。

這種事,常在寺裏寺外營生的,無一不知,不過,一般的香客信徒或過往行人則不甚明了,見得這等陣仗,不知是什麼大事,個個如沒頭蒼蠅般亂竄一番。

有那年紀小、身體弱的,則不免在人群的衝撞之下,跌個灰頭土臉。

便是那常在寺外營生的一幫算命先生、解簽老人、專賣香燭燈油的老板們,見多了高官家行仗的氣派,今見遠處煙塵高揚,如此陣仗,也是驚奇,不免低聲詢問起來。

"傅夫人,哪個傅夫人?" "還用問嗎?這樣的陣仗氣派,天下還有第二個嗎?" "自然是當朝宰相國舅爺傅中堂的夫人。傅中堂又是皇親國戚,又是國家重臣,權傾一時,炙手可熱,所到之處,誰敢不避。"正說話間,遠處的儀仗隊已然漸近,前頭的十幾人急驅快馬呼喝眾人回避,後頭幾十人護擁著一頂翠蓋朱纓的大轎,大轎前更有一匹白馬,通體不見一絲雜色,神駿無比。馬上坐一華服錦袍的少年,英武非凡,遠遠望去,已令人恍疑是神仙人物。轎旁跟著一眾雜役丫頭,有捧香的,有執拂的,甚至連四時鮮果、金銀玉玩,都捧在手上,隨轎而行。

這一片錦繡香煙,浩浩蕩蕩,遮天壓地而來,早把驅到路旁的人看得直了眼,隻聞一片驚歎之聲。

前頭幾匹開路的馬已馳近廟門,大多數人都已遠遠地避開,不至於衝撞夫人,獨廟門前有一個小女孩倒在地上,不曾起來,正好阻住去路。

馬上豪奴罵了一聲:"哪來的小丫頭,快起來,別攔著夫人的路。"小女孩駭叫一聲,越發慌亂,想要起來,才一站起,卻又跌倒。

宰相家的豪奴,見地方官員都一般的趾高氣揚,哪有耐心等這小女孩自己站起來,又看她衣飾平常,想是普通百姓人家,想也不想,一鞭子虛打下去,"快閃開,耽誤了我家夫人,你吃罪得起嗎?"雖說是一鞭虛打,女孩已嚇得尖叫出聲。

後方那白馬公子遠遠一望,已皺了眉頭,急驅快馬,飛速趕了過來。

前方豪奴看不到後頭動靜,見這女孩不聽話,越發不耐煩,揚鞭又想嚇她一嚇。忽聽一個稚嫩的聲音大叫:"壞人,住手!"家奴微微一愣,卻見一個小小的人影衝了過來,張開雙手攔在這女孩身前。仔細注目一看,是個一身綾羅、配玉戴金、清秀可愛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