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白石,本名薑夔,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以布衣身份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薑白石多才多藝,精通音律,兼善書法,工於詩詞,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峻,以“清空騷雅”著稱,頗受楊萬裏、範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等名句頗令人稱道。《暗香》、《疏影》等“清空騷雅”的詠梅詞作更成為他的代表作。時人評價薑白石人品秀拔,氣質高華,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據學者夏承燾考證,薑白石一生癡情於早年在合肥赤闌橋邊遇到的初戀女子,相關詞作有二十餘首。這裏以“冷月千山”來形容這位騷雅名士的情感與詞品。
麵對他們筆下如此美麗、深婉的古典文字,仿佛麵對一個氣韻生動、自成氣象的生命。
由此,我深深感到,宋朝時的人們與現代人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古漢語、古詩詞的醇厚與精粹猶如千年陳釀。一旦打開瓶塞,那種沁甜與酣暢的芳香簡直熏人欲醉。古典中國的萬千風情,便會從那平平仄仄的森嚴格律中輕盈地散逸而出,抵達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不讀宋詞,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婉約之美。那種類似纖雲弄巧、柳絮飛花的縹緲詩意,那種秋水橫波、寒月昏鴉般的回腸蕩氣,從人性意識深處搖蕩心魂。所以,自古以來就不乏詞評家將婉約之美視為詞的正宗與本色。
在文學藝術已高度個人化、人性化的今天,書寫一己悲歡的婉約詞也就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如晏小山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再如秦少遊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等。這些文字格外精致,就像質地精美考究的宋代官窯瓷器,淺吟低唱間生怕失手打破了它們。
可以想象若是在今天,這宋詞四公子無疑就是一個行吟於湖邊月下的憂鬱歌者,像華麗頹傷的周傑倫,雋永傷感的羅大佑,溫柔浪漫的齊秦,憂鬱的張信哲。他們的筆下可以是一曲懷舊傷感的《東風破》,可以是不無幽怨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可以是迷離感傷的《大約在冬季》,可以是《那些花兒》。
宋詞在今天可謂是大雅,而在唐宋年間卻是真正的大俗。它們的出處原本就是歌舞飲宴、秦樓楚館,而且是用來歌唱的,與今天的流行歌曲並沒有本質的不同。事實上,今天很多流行歌曲的深度和力量都已經達到了大雅的境界。未必將來不能像宋詞一樣成為後世仰視膜拜的經典。
薑白石,本名薑夔,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以布衣身份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薑白石多才多藝,精通音律,兼善書法,工於詩詞,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峻,以“清空騷雅”著稱,頗受楊萬裏、範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等名句頗令人稱道。《暗香》、《疏影》等“清空騷雅”的詠梅詞作更成為他的代表作。時人評價薑白石人品秀拔,氣質高華,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據學者夏承燾考證,薑白石一生癡情於早年在合肥赤闌橋邊遇到的初戀女子,相關詞作有二十餘首。這裏以“冷月千山”來形容這位騷雅名士的情感與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