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1 / 1)

俞靈運道:“臣亦持此見。”

邵鴻希道:“臣以為,回應是要回應的,若是不予答複,未免讓羌國覺得我們怯於回應,如何回應,既彰顯我大梁風度,又能讓羌國君臣啞口無言,這自然是最好的。”

宋翎不以為然:“你的要求未免太高,此時此刻,正該亮劍一戰,方能讓羌國那幫龜孫子看到我們大梁也不是好欺負的!”

他心頭憋著一團火,說話難免粗俗了些,待回過神來連忙請罪:“老臣在太後麵前失儀了,請娘娘寬宥!”

劉海玉啞然失笑:“宋老真本色也,何罪之有?仗要打,這封國書也不能由得它去,自然還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邵鴻希道:“臣有一法,何如效仿諸葛亮送司馬懿婦人衣裳一事?”

劉海月道:“你的意↙

劉海月之前的作為已經讓他們徹底改觀,從之前的懷疑變成現在的心悅誠服。

“娘娘之智,臣等拜服!”眾人齊聲道。

大梁的回應在羌國掀起巨大的波瀾,羌國上下似乎完全沒有料到大梁竟然會有如此強硬的回應,在收到婦人衣裳和那幅“筆誅黑伐”的字之後,羌國皇帝勃然大怒,聽說當晚就想要伐梁,卻是被大臣們死死勸住。

在上次的戰爭中,大傷元氣的不僅是大梁,羌國其實也沒好多少,隻不過羌國皇帝滿以為大梁政權新舊交替,羌國有機可趁,所以打算先發製人,如果能嚇得大梁割地奉幣,那無疑是賺到了,誰知道大梁不僅沒有妥協,反倒一反常態,擺出如此強硬的姿態。

這種始料未及的發展反倒讓羌國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宣戰,所謂的“百萬大軍”一直陳列邊境,未曾發動,劉海月則趁此機會樹立了權威,正式下詔以皇太後的身份攝政,直到皇帝十五歲成年。

與此同時,趁著羌國未敢發戰之際,大梁也在劉海月的帶領下開始實行內緊外鬆的政策,舉行科舉,聚攏人才,鼓勵民間與南越和高句麗等國通商,並降低商人賦稅,使得大梁在短短幾年之內,商業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國庫的不斷豐盈與國力的逐漸加強。

五年後,皇帝成年親政,劉海月將政權交接,此時大梁經過五年的發展,實力已經超過了羌國,而羌國因皇帝駕崩,卻逐漸在走下坡路,趙與嘉主動宣戰,並在一年之後徹底滅亡羌國,並趁機撤銷大梁藩王的屬地,將羌國與大梁的土地重新進行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那一年開始,趙與嘉將年號改為“慈恩”,意思是不忘母親之功,他深知若是先帝駕崩之後那五年沒有母親一力撐著朝局,大梁絕對沒有今日的局麵,以此來紀念與感恩母親。

也正是從慈恩元年開始,大梁進入“慈恩中興”的時期,滅亡羌國之後的第十年起,慈恩帝敗北蠻,收南越,吞中山,終於繼盛唐之後,再一次將天下大一統。

而史稱“文睿皇後”的劉海月,在交出權力之後,開始過上閑時養花種草,忙時琴棋書畫的日子,且經常輕裝簡從,隱姓埋名周遊各地,在山水之間徜徉,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並由此演繹出後世許多耳熟能詳的傳奇故事。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ylxj0127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