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樓起樓塌(1 / 3)

在曆史上,也有共和政體的短壽大國。1871年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就是其中一例。它苦苦熬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成為戰勝國的一員,而後卻在與納粹德國鐵甲雄師的殊死較量中,兵敗如山倒,1940年崩潰時它還隻有69年的曆史。

雖說實行共和政體的大國不一定就“長命百歲”,但是如今“長命百歲”的大國,無不采行的是共和政體。國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並無“共和國”的名號,且白金漢宮裏還有一位萬民敬仰的“女王陛下”,但它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共和國。

若依孟德斯鳩(1689—1755)的判斷——“英國是個裹著君主製外衣的共和國”,則英國是現今大國之中最古老的共和國,自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迄今為止,王冠已經傳承了三百餘年。

這個工業革命的先驅,雖已不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獨領風騷,但它仍然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強國之一。而1776年宣告獨立的美利共和國,已立國230餘年,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世界頭號強國。

三、前述的大國曆史經驗顯示,無論是專製、極權政體,還是共和政體,都不能確保凡是采用它們的國度就一定不會衰落或敗亡。

自英國光榮革命以來,專製、極權大國固然不免一一衰亡——納粹德國、日本帝國、蘇聯等等這些烜赫一時的世界大國,都已成明日黃花,而奉行共和政體的大國,也未能盡免或衰或亡之憂。納粹德國的鐵蹄踏斷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命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崩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超級大國裏,也沒有昔日世界頭號強國英國的身影,英國衰落了。

共和國的衰落,一是表現在與專製、極權大國的競爭中,竭力趕超的專製或極權大國後來居上。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敗給了極權主義的納粹德國,而勉力應付了納粹鐵拳的英國,在二戰後的國力,則遠不如能令整個世界為之膽寒心顫的蘇聯那樣雄厚。

1958年4月,赫魯曉夫稱:“英國雄獅一聲怒吼而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這話沒錯。英國已不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威震全球,數代人苦心經營的日不落帝國,也在戰後的短暫歲月裏變成了日不落聯邦。

不過,國力足以毀滅世界的超級大國蘇聯,如今已成曆史,而不再怒吼一聲可令世界震顫的英國尚在。

共和國的衰落,二是表現在共和國之間的比較中。隨著19世紀末美國在新大陸的崛起,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共和政體的大國,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相對下降。畢竟,在所有的時代不可能所有的國家同時得第一。況且,不僅是政體,疆域大小、地緣特征、人口多寡、資源豐瘠、科技發展,甚至機緣巧合等等因素,同樣也會影響一國的成敗興衰。

在曆史上,也有共和政體的短壽大國。1871年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就是其中一例。它苦苦熬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成為戰勝國的一員,而後卻在與納粹德國鐵甲雄師的殊死較量中,兵敗如山倒,1940年崩潰時它還隻有69年的曆史。

雖說實行共和政體的大國不一定就“長命百歲”,但是如今“長命百歲”的大國,無不采行的是共和政體。國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並無“共和國”的名號,且白金漢宮裏還有一位萬民敬仰的“女王陛下”,但它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共和國。

若依孟德斯鳩(1689—1755)的判斷——“英國是個裹著君主製外衣的共和國”,則英國是現今大國之中最古老的共和國,自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迄今為止,王冠已經傳承了三百餘年。

這個工業革命的先驅,雖已不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獨領風騷,但它仍然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強國之一。而1776年宣告獨立的美利共和國,已立國230餘年,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世界頭號強國。

三、前述的大國曆史經驗顯示,無論是專製、極權政體,還是共和政體,都不能確保凡是采用它們的國度就一定不會衰落或敗亡。

自英國光榮革命以來,專製、極權大國固然不免一一衰亡——納粹德國、日本帝國、蘇聯等等這些烜赫一時的世界大國,都已成明日黃花,而奉行共和政體的大國,也未能盡免或衰或亡之憂。納粹德國的鐵蹄踏斷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命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崩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超級大國裏,也沒有昔日世界頭號強國英國的身影,英國衰落了。

共和國的衰落,一是表現在與專製、極權大國的競爭中,竭力趕超的專製或極權大國後來居上。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敗給了極權主義的納粹德國,而勉力應付了納粹鐵拳的英國,在二戰後的國力,則遠不如能令整個世界為之膽寒心顫的蘇聯那樣雄厚。

1958年4月,赫魯曉夫稱:“英國雄獅一聲怒吼而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這話沒錯。英國已不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威震全球,數代人苦心經營的日不落帝國,也在戰後的短暫歲月裏變成了日不落聯邦。

不過,國力足以毀滅世界的超級大國蘇聯,如今已成曆史,而不再怒吼一聲可令世界震顫的英國尚在。

共和國的衰落,二是表現在共和國之間的比較中。隨著19世紀末美國在新大陸的崛起,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共和政體的大國,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相對下降。畢竟,在所有的時代不可能所有的國家同時得第一。況且,不僅是政體,疆域大小、地緣特征、人口多寡、資源豐瘠、科技發展,甚至機緣巧合等等因素,同樣也會影響一國的成敗興衰。

不過,英國大國地位的下降隻是相對而言,它不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聲威煊赫、格外引人注目罷了,而非從天堂掉進冰窟的絕對衰落或衰敗。這是一種別具特色的英國式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