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說明(1 / 2)

教材的編寫緊密結合基礎教育實際,注重在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彈奏姿勢和觸鍵方法及基本演奏技能的基礎上,廣泛涉獵不同風格的中外鋼琴作品,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注重加強歌曲伴奏的訓練,並逐步將所學的音樂知識與鋼琴演奏技能訓練結合起來,提高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力求適應基礎音樂教育的實際需求,使之成為具有師範特點的鋼琴教材。

(三)教材內容與編寫特點

《鋼琴與伴奏》分為第一、第二兩冊,按單元形式編寫,每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基本練習、練習曲、複調、中外樂曲、編配與彈奏、教學提示以及參考教材。

本教材教學內容中的中國樂曲曲目較為充裕,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本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成果過程中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審美體驗。在外國樂曲曲目的選編上注重音樂風格的多樣化,其中包括巴洛克古典樂派主要作曲家的作品。同時,為拓寬學生的視野也選用一些通俗音樂作品和爵士風格的樂曲。從而,在教材的編寫中突破了傳統教材的局限,增加教學內容的新意,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單元均有教學提示,包括作者簡介,樂曲分析、彈奏要點提示等幾方麵內容,每單元還提供了參考教材,使實踐活動得到拓展與延伸。

本教材的編寫力求將鋼琴技能訓練與伴奏編配學習有機結合。旨在通過鋼琴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在接觸具體鋼琴作品的同時,掌握具體的音樂語言表達能力,並把它運用到伴奏編配中,以促進音樂思維能力的發展和伴奏能力的提高。

本教材從第一冊第三單元開始安排伴奏編配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與本單元所學的練習曲和樂曲的音型等內容緊密結合的,把鋼琴演奏技能的訓練與即興配彈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能整體提高學生的演奏與伴奏能力。第一冊安排了大、小調正三和弦、屬七和弦的運用和簡易的伴奏音型。第二冊安排副三和弦的運用,以及中國五聲調式歌曲的編配方法。伴奏編配部分的歌曲選擇,盡可能地選用經典聲樂作品、優秀的兒童歌曲以及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並適當融入“自彈自唱”的內容。

(四)教材使用說明

《鋼琴與伴奏》分為第一、第二兩冊。第一冊十三個單元,每單元四課時,共54課時。在第一至第二學期內完成。第二冊十八個單元,每單元四課時,共72課時,在第四至第六學期完成。全套教材教學課時數為126課時。

(五)教材編寫人員與分工

《鋼琴與伴奏》編寫組成員有:黃堳瑩、黃瑩、顏宗德,肖珣,主編:黃堳瑩。

具體分工如下:

黃瑩:第一冊的“鋼琴彈奏的基本知識”,第一冊、第二冊的練習曲選曲,第一冊,第二冊的中外樂曲選曲,第一冊、第二冊的教學提示。

肖珣:第一冊、第二冊“基本練習及練習曲”的選曲,第一冊、第二冊“歌曲編配與彈奏”。

顏宗德:第一冊、第二冊“歌曲編配與彈奏”。

黃堳瑩: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一冊、第二冊“基本練習”的選曲,第一冊、第二冊“歌曲編配與彈奏”。

此外,第一冊、第二冊全部練習曲和中外樂曲的曲式結構分析由沈彤完成。

全書由黃堳瑩、黃瑩統稿。

全國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專業音樂教材編委會

2006年7月

教材的編寫緊密結合基礎教育實際,注重在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彈奏姿勢和觸鍵方法及基本演奏技能的基礎上,廣泛涉獵不同風格的中外鋼琴作品,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注重加強歌曲伴奏的訓練,並逐步將所學的音樂知識與鋼琴演奏技能訓練結合起來,提高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力求適應基礎音樂教育的實際需求,使之成為具有師範特點的鋼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