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的人真的不多。但我們總願意將夢寄存在這裏,期待有一天一無所有的時候,還有夢可尋。多年以後,徐誌摩重遊康橋是為了尋夢,才會生出那樣真切的感慨,那曾經愛過的人再也不會歸來。而他也在康橋沉默的夜晚,假裝風淡雲輕地別離。寫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任何一個人都看得出徐誌摩的無奈,但我們寧願相信他真的沒有帶走一片雲彩。我甚至在很年輕的時候引用過他的詩句,試圖告訴別人,對於一些把握不住的情緣,真的可以無謂;告訴別人,無論歲月多麼蒼茫,我真的安然無恙。可多少人能夠做到決絕轉身,而沒有絲毫心痛、絲毫遺憾。
第二卷 那一場康橋絕戀 康橋之戀(3)
命運,在康橋上雕琢了深淺的烙印,康橋又將冷暖悲歡傳遞給每一個來往的過客。那時的林徽因當真的是愛了,所以她願意和徐誌摩在康橋上相擁,一起許下諾言。徐誌摩一定對她說過:“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而林徽因一定純淨地看著他,點頭道:“我信。”有時候,愛情就是如此,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隻那麼簡潔的幾句就足矣。
也許很多人會說,兩個像詩一樣的人物,用詩樣的語言來交流,又怎麼可能不華麗。但我一直相信,林徽因是清新的,她始終如蓮,縱是愛到深處,亦無法綻放桃的妖嬈。而徐誌摩視林徽因為心中最潔淨的女神,他用最清澈、最柔情的心將其嗬護。他不忍這朵白蓮被凡塵的煙火染成五顏六色,他要她一如既往地清白,是的,清白。
後來才知道,徐誌摩這短短的一生愛了兩個極致的女子。一個是林徽因,她穿行在百媚千紅的世間,獨愛成絕的白色。一個是陸小曼,瀲灩風情的女子,仿佛要將紅塵百味嚐遍才肯罷休。徐誌摩為了林徽因,在康橋徘徊又徘徊,跌進夜色的柔波裏。他為了陸小曼,奔走於紅塵,不惜耗盡一切為她抵擋風雨。林徽因太淡然,淡然到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存在都是一種多餘。陸小曼又太任性,任性到肆無忌憚地揮霍光陰都不是罪過。
是康橋的水喚醒了他們原本安靜的心靈,讓本就柔軟的心更加溫潤潮濕。之前,他們雖有詩樣情懷,卻很少真正寫詩。直至後來,徐誌摩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康橋的記憶,是為了那個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沒有她,康橋也不過是一座橋,一種存在的風景。
如果沒有這段相戀,就不會有《再別康橋》。而徐誌摩和林徽因或許同樣是文壇上出類拔萃的人物,卻未必會有這一段家喻戶曉的浪漫故事。愛到難舍難分之時,誰也不會相信,有一天彼此要佇立在別離的路口,平靜地道聲珍重。早已痛徹心扉,卻依舊掩飾心中的悲傷,假裝真的很淡然。正如那首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第二卷 那一場康橋絕戀 相逢是歌(1)
相逢是歌
在春天的雨夜裏,聽《相逢是首歌》,就這樣做了那個懷舊的人,戀上一首經典老歌。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多麼美好的句子,美得讓人要落下淚來。那些遠去的青蔥年華,開始在雨夜裏重現,仿佛隻在昨天,可我為何早早就更換了容顏。
更換容顏的,又豈止是我,還有歲月,以及行走在歲月河岸的許多人。那麼多紅顏佳麗都隨著時光漸次老去,當你以為過程是緩慢,回首卻隻需瞬間。是的,覆水難收,春去會有春回,花謝花還會開,可人一旦把恩情償還,就再也不相欠了。
其實,人生原本就沒有相欠。別人對你付出,是因為別人歡喜;你對別人付出,是因為自己甘願。那些付出了想過要收回的人,又何必讓你費心去在意。我佩服那些愛過無悔的人,就算分手,依舊可以做到從容相惜。倘若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這樣寬容慈悲,這風塵的世間雖然煙火蔓延,卻不會再有傷害。
深夜裏聽到樂聲
深夜裏聽到樂聲
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輕彈著,
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
靜聽著,
這深夜裏弦子的生動。
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
忒淒涼
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
太薄弱
是人們的美麗的想象。
除非在夢裏有這麼一天,
你和我
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思 兔 網
第二卷 那一場康橋絕戀 相逢是歌(2)
這是林徽因寫的詩,愛過之後寫的詩。因為愛了,所以聽一首弦音,頰邊泛上了紅。我是多麼的喜歡那一句:“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的美麗的想象。”在她很青春的時候,似乎就已經知道,世間萬物有其自身規律,就如同山河不可逆轉,歲月不可回流。很多人說她永遠像夢一樣美麗迷人,其實她活得比誰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