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1 / 1)

地理名片

澳門是與香港齊名的中國另一特別行政區,它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側,與香港僅距56千米,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和路氹城4部分組成。澳門雖然麵積不大,占地總麵積隻有大約25.8平方千米,卻因人口眾多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同時它亦因賭博業、旅遊業極為發達而步入全球最富裕城市之列。

澳門特別行政區,地處珠江口西南岸,距香港56千米,西與廣東省珠海市的灣仔鎮一衣帶水,隻隔一條寬不到1千米的濠江水道,南麵瀕臨南海,南北長約4千米,東西最寬約2千米,包括澳門半島、路環島。由於不斷填海造地,澳門的陸地麵積呈逐漸增大趨勢。1910年澳門的總麵積隻有10.9平方千米,後因填海造陸,現在全地區總麵積已達到25.8平方千米。其中仔島和路環島由2500米長的公路相連。澳門絕大部分人口和經濟活動在澳門半島。

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截至2003年年底, 澳門常住人口為4 3萬人;外地打工人員約有3萬人。在澳門居住的香港人與外籍人士共2500人左右,其中香港人約占六成,其餘為葡萄牙、英國、菲律賓、泰國及美國人。澳門的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澳門半島的人口占總人口的94.4%,而其餘為仔島和路環島的人口及少量水上居民。

秦代, 澳門屬海南郡番禺縣。1553年葡萄牙商人通過賄賂官員取得澳門的居住權,但主權仍在中國。1845年葡萄牙擅自宣布澳門為“ 殖民自由港”,於1 8 4 8 年占領澳門半島,並先後使用武力占領了仔島和路環島。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複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於澳門受侵占時間很長,使當地的文化具有濃重的外埠色彩,糅合了中西方的特色。

澳門自然風景優美,文物古跡眾多,氣候宜人,富有南國熱帶海濱風韻。同時澳門又是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曆經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今日澳門“中西結合、華洋共處”的社會和城市結構。澳門市區綠樹成蔭,現代化高樓大廈聳立其間,展現著澳門具有時代特色的一麵。富有東方色彩的寺院廟宇,古色古香,香火不斷。具有文藝複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堂、歐洲中世紀古堡式的炮台,寂靜幽深,散落四方,充滿傳統的異國情調。新建的混凝土大馬路與原始的石板路、碎石路並存,再加上中西合璧的市井風情,這一切都表現了澳門作為一個東西方文明交彙點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