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中,芬蘭的經濟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才完成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過渡,因此是發達國家中的後起之秀。進入80年代以後,芬蘭的經濟發展非常穩定。1999年芬蘭加入歐元區,2002年1月歐元正式流通,取代芬蘭馬克。2002年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芬蘭經濟增長緩慢。

森林工業

森林工業一直是芬蘭的傳統工業部門,在製造業總產值中占據首要地位,整個森林工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芬蘭的木材加工工業曆史悠久,技術先進,設備完善。在木製品中,不僅能夠生產結構精巧、式樣大方的木製器具,而且還能夠建造各種預製結構的住宅、夏日別墅、廠房和倉庫。造紙工業是森林工業中最重要的部分。芬蘭的造紙工業技術先進,設備精良,工廠規模宏大,競爭力很強,已經躋身於世界造紙工業先進國家之列,是世界第二大紙張和紙板的出口國、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新聞紙的產量僅次於加拿大,居世界第二位。

發達的高技術產業

芬蘭的高技術產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芬蘭政府重視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製定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使得高技術產業的比重不斷增加。在高技術產業中發展最快的是信息業,它對芬蘭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001年的產值為137.76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5%,信息技術產品如電腦、通訊設備等出口額121.5億歐元,占出口總額的30.9%。芬蘭還是因特網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擁有54個接入終端,手機普及率為80.4%。

繁榮的出口貿易

芬蘭政府一直重視發展對外貿易。長期以來,芬蘭的人均出口額位居世界前列,出口收入占國民經濟的1br3還多。這主要是因為芬蘭發展經濟特別是發展工業的原材料短缺、礦物燃料貧乏、國內市場狹小。芬蘭對外出口的主要部門是森林工業和金屬工業。大約80%的木材加工產品和40%的金屬工業產品供出口。其中紙張的出口又占據了木材加工業的很大份額。現在,在化學、紡織服裝、電子等行業中也出現了一批新的出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