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體合宜,應酬有原則
應酬是一門溝通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無論經商、交友,都需要溝通,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而應酬是人際溝通的橋梁。應酬要恰到好處,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所以,你必須把握下麵這些“黃金法貝則”:
1.要選好最佳的應酬地盤
應酬學上有一個新名詞叫“共同的地盤”,就是說,當你和某人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談,必須選擇一個“雙方都適合”的地方,以排除雙方所處環境的幹擾,使商談順利進行,並獲得成功。有些話在一些場合能說,在另外一些場合就不能說。分清楚自己所處的場合,恰當地選擇語言,是應酬成敗的關鍵要素之一。
應酬需要一個場所,而且不是隨意的場所,因為不同的場所會收效各異。比如,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就要到僻靜的公園或小河邊上,而不會到商場的座椅上。所以,要想得到理想的應酬效果,就必須物色一個適宜的應酬場所。說到場所,人們會想到辦公室、家庭、公園,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這些場所,各有各的條件,各有各的特點。
辦公室:這裏比較嚴肅,是談公事的地方。一般上下級之間的應酬或接待來訪者,在這裏更合適。人們有一種感覺,好像在辦公室談的事能給人以信任。
在家裏:一個人在自己家裏,心情較為“解放”,對事物的理解比較清楚,所以,有些事,最好是到別人家裏去拜訪。在家裏就不同於辦公室,辦公室總給人一種有很多事要辦的感覺,不能專心致誌地和人談話。如果下級想請他的上司解決某種困難,最好到上司的家裏去,上司會靜心、耐心地聽你傾訴苦衷。有時,朋友、同事間為了解除某種誤會,也多上門到家中去交談。這樣做,一般效果都很好。
在車上:一些很有采訪能力的記者,在采訪時,往往抓住人們下班回家坐車的時間。因為這時已經下班了,被訪問者一心想回家去,坐車這段時間無其他事可做,當然會好好地接受記者的訪問了。
在餐桌上:很多人在生意有了基本意向後,往往主動的一方就要請吃飯。在餐桌上,人們感到更“解放”,似乎有說話不算數之感。其實,隻要不是醉後之言,都是算數的。也許是因同餐進酒,把雙方的關係拉近了的緣故,會使談判有明顯的進展。一般人說的“我晚上有應酬”,多半是請人吃飯。可見,餐桌上是應酬的一個很重要的場合。
2.注重你的個人形象
綜合相關的資料,我們發現,在人際交往中,交往對象對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好惡親疏,往往都是根據其在見麵之初對於這個人儀容的基本印象“有感而發”的;這種對他人儀容的觀感除了先入為主之外,在一般情況下還往往一成不變,其作用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