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片刻的遲疑,周泰和甘寧齊聲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淩校尉,”周瑜問向淩統,“五千兵馬可守幾日?”
^o^本^o^作^o^品^o^由^o^思^o^兔^o^網^o^提^o^供^o^線^o^上^o^閱^o^讀^o^
“可保半月無虞!”
“好!”周瑜道,“那麼就請周將軍和甘將軍在十五日之內成功阻斷曹軍糧源!”
“隻要淩校尉能守十五日,末將定有信心能破荊州水軍!”甘寧道。
“末將願立下軍令狀,十五日守城不破。”淩統瞥了甘寧一眼道。
甘寧也不甘示弱:“末將也願立下軍令狀,十五日之內,必定攻破陸口!”
周瑜又道了一聲好,“三位先回營集結各自部眾,明日清晨兵分兩路出發!”
“諾!”
三人退出營帳後,周瑜暗暗緊了緊握著雙拳。帳外,甘寧和淩統的爭執聲越來越遠……
“臭小子,你若十五日之內守不住城,可別把這筆賬也賴在我的頭上。”
“錦帆賊,若是你在十五日內攻不下陸口,我淩公績做鬼也會來向你索命!”
“難道你做人的時候就不會向我索命麼?”
“你……”
第五十二章 何事東風
淩統的五千人馬很快在赤壁陷入了和虎豹騎的惡戰之中。傷兵源源不斷的從前線送至後方,我與幾位醫官也愈發的忙碌和焦慮起來。每日成直線上升的陣亡人數使吳軍上下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整個軍營即便是在白天也總是異常的安靜。幸而赤壁是東吳的軍事防禦要地,深溝壁壘,易守難攻,曹軍雖氣勢凶猛,卻一時之間也強攻不下。
呂範和呂蒙軍在苦守數十日後已漸露疲態,重擔不得不落在前去支援的淩統軍肩上。從傷兵口中得知,自抵達赤壁的當日,淩統便不眠不休的奮戰在第一線,英勇剛猛無人匹敵,令我對這個隻在和甘寧鬥嘴時才提起幾分精神的慵懶少年生了幾分刮目相看的敬意,所謂一諾千金,應當如是。
淩統的身先士卒拚死守城終於在八日之後迎來了轉機。另一路,周泰和甘寧克服了逆流而上的阻力,加速行軍,隻在十天之內便行進至陸口,迎麵遇上為曹軍運送糧草的荊州水兵。在與荊州水兵的對戰中,東吳水師本就又心理優勢,更得甘寧原為黃祖部下,知己知彼,直攻對方弱處,以近身相博的接舷戰緊逼荊州軍,使之不得不放棄陸口,退回長江北岸。
而曹操是何等敏銳何等善戰的人物?在官渡之戰中,正是因為成功的阻斷了袁紹的糧草,才扭轉了敗局,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此時,他又怎麼會重蹈袁紹覆轍?是故在一聽到周瑜派遣軍隊從水陸阻截後,立刻下令虎豹騎回撤,不至落得被東吳水陸兩軍包抄的後果。虎豹騎一撤軍,便也解了淩統的赤壁之圍。在長江之上,周泰和甘寧並沒有乘勝追擊,一來不知曹軍虛實,二來怕有伏兵,隻是遠遠的“目送”曹軍退回烏林。至此,在首戰“赤壁”後,曹軍和吳軍皆收兵觀望,靜靜隔江對峙。
在此期間,吳、會兩地各大家族的部曲和兵馬也奉命支援前線——其中就包括了吳郡大族顧、陸、朱、張等的軍馬——擴大了集結在長江南岸的東吳軍。而周瑜,仍然隻是按兵不動。
如此時間一久,各種流言便如雪片紛飛,在緊張的戰事中成為了將士們的談資。最先的流傳開來的是關於曹軍大量士兵染上瘧疾的消息,這個消息隨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