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靈仿佛一方水域,原本是那麼清澈,那麼纖塵不染,可是,人的社會屬性又使之深陷於現實的困擾,心靈的水域不再折射絢麗的彩虹,於是煩惱隨之而來。人們期求擺脫這心靈的苦難。無疑,心理谘詢恰如停泊在渡口的一葉小舟,渡你駛向寧靜的彼岸。
國內心理谘詢業的發展目前仍處在初期階段,各種心理谘詢工作坊令人眼花繚亂。很多心理谘詢人員卻不得其門而入,實際谘詢技巧在實踐中也不能達到融會貫通,為我所用。谘詢技術在整個心理谘詢過程中的比重雖不是很大,但它是踐行心理治療的有效手段,如何靈活地與來訪者建立心靈溝通,使來訪者從智能危機、情感危機中實現突圍,生活得更有效能,是心理谘詢人員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本書收錄了12個心理谘詢典型個案的詳細谘詢治療過程,其中包括認知療法、NLP程序語言學、完型(格式塔)、意象對話、艾瑞克森式催眠、家庭係統排列等治療技巧。這12個個案都給了我不同的驚喜和感受。心理谘詢室裏有太多的風景,那些風景不是屬於當事人的,也不是屬於心理谘詢師的,而是同時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把這些風景呈現給大家,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心理谘詢,這是一個窗口,它將告訴讀者谘詢室裏到底在發生著什麼,同時也希望我能夠提供給想要從事或正在從事心理谘詢工作的朋友們一個谘詢與治療的思路,讓我們在交流中共同成長和進步。
通過對心理谘詢和治療技術的學習與實踐,讓我領悟到,來訪者主要的問題是僵化了心理模式,無法拓展心理空間,所以才會出現一些症狀。心理谘詢工作就是打破來訪者原有的心理模式,重新架構,使來訪者啟用新的認知和行為模式。心理模式是指若幹元素或成分按一定關係形成某種刺激結構,也可以說模式是刺激的組合。心理模式一詞很抽象,為了便於理解,我形象地把它稱為心理像素,這樣解釋更便於理解心理谘詢工作。
叔本華說:“我們所處的世界怎樣,取決於我們以怎樣的方式來看待它。正因如此,才有‘世界相同,各人卻大異其趣’的說法。”這就是說我們各人擁有不同的心理投射獲取的心理像素,看待世界的模樣也就不同。當親人去世時,如果人們選擇的像素點是“人鬼殊途”,那麼情緒就是痛苦和悲傷,不易振作;如果人們選擇的心理像素點是東方人的觀念“乘鶴西去”或是西方人的觀念“升入天堂”,那麼人們的情緒就是泰然,因為人死是客觀規律,從此人們會更加珍惜時間和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拿破侖.希爾說:“使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你有什麼,你是誰,你在哪裏或你正在做什麼,而是你對它的想法。舉例來說,兩個人處境相同,做同樣的事情,兩個人都有著大致相等數量的金錢和聲望,然而,其中一人鬱鬱寡歡,另外一人則歡欣愉快,什麼緣故?心理態度不同的關係。”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在經曆同一事件時會有著不同的情緒表現。同是站在秋風裏,有的人看到的是收獲,有人看到的是滿目瘡痍,這是因為各人的心理像素定位不同,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沒有把意念放在同一像素點上,所以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這就說明,當同一個人在經曆事件時,隻要他選擇不同的心理像素點,他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導致不同的行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