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是思想者,我們是讀書人”這一理念的帶動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當中來,他們開展各種校園讀書活動,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書香校園”,其目的隻有一個,那便是追求學與思的完美契合。“讓讀書成為我校師生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這是多麼美好的教育理想呀!如此美好的理想,誰不願意給他們祝福呢?
從該文集的“經典閱讀”一欄,我們便可以看到,龍城高中不僅在引導師生共讀書的氣氛,而且是在引領讀好書讀經典的氣氛,這於時下物欲橫流精神虛空的社會現實,不啻為一種勇敢的“堅守”。由此,書香校園不僅意味著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意味著一種學校精神的高度。
當然,龍城高中對此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比如餘軍奇老師便告訴我們,“生命因讀書而精彩!”語文組朱冰老師感受到了這種精彩,因而他氣勢豪邁地說,“將閱讀進行到底!”那麼,在現在的教育形勢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朱冰老師提出了極具操作性的想法:“一、每周拿出一節語文課,作為名著閱讀課,讓學生自讀。二、在分析學生此前閱讀狀況的基礎上,分階段引導名著閱讀,開列名著閱讀書目。三、與學校圖書館合作,為名著閱讀課提供閱讀材料,並且鼓勵學生買名著。四、記錄學生每一次名著閱讀課上的閱讀內容和進度。五、講授教材上的名著片段時,力求以點帶麵,促進學生拓展閱讀這些名著。六、組織學生梳理、交流、推廣有效的閱讀方法。七、通過多種活動,展示學生閱讀成果。八、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展示名著閱讀的修養。”閱讀習慣因人而異,閱讀方法與路徑也各不相同,我們無需完全按照朱冰老師的做法來行動,但他的自我反思、自主研討的精神,是值得每個老師去學習的。
除了專門的閱讀,龍城高中的語文教研組還策劃組織了一係列的講座項目,這便是他們的“龍高講壇”,該論壇專門針對學生,涉及文學、曆史、藝術等諸多方麵,也算是另一種“閱讀”。如果說閱讀是一種個體心靈的積累與孕育,那麼講壇則是以言說進入學校公共空間來進一步地豐富、擴展、提升師生的心靈世界。我們很難說這樣的論壇對學生的高考有何裨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一獨特的經曆將滲進每個學生未來的生命當中,化作滋養個體生命成長的質料。
龍城高中在用自己的方式超越傳統的應試教育,這是一種建設性的、實實在在的超越。如果說應試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導致應試過程師生精神生命的虛空花,那麼龍城高中就是在用他們積極的實踐來為當下應試教育培根,裨補師生精神生活之根。
在“我們是思想者,我們是讀書人”這一理念的帶動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當中來,他們開展各種校園讀書活動,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書香校園”,其目的隻有一個,那便是追求學與思的完美契合。“讓讀書成為我校師生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這是多麼美好的教育理想呀!如此美好的理想,誰不願意給他們祝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