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6年(魯宣公三年,周定王元年)

楚莊王伐陸渾之戎,至於洛水(今河南洛陽市北),問九鼎輕重。

公元前597年(魯宣公十二年,周定王十年)

晉、楚兩國發生癈(今河南鄭州市西北)之戰,晉國失敗。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周定王十三年)

魯國實行稅畝製。晉國滅赤狄潞氏。

公元前590年(魯成公元年,周定王十一年)

魯國作丘甲,增加軍賦。

公元前589年(魯成公二年,周定王十八年)

齊國、晉國在癢(今山東濟南市西)發生大戰,齊國失敗。

公元前585年(魯成公六年,周簡王元年)

晉國將都城由故絳(今山西翼城)遷到新田(今山西侯馬市)。

公元前578年(魯成公十三年,周簡王八年)

秦國、晉國在麻燧(今陝西涇陽縣北)發生大戰,秦國失敗。

公元前575年(魯成公十六年,周簡王十一年)

晉國、楚國發生鄢陵(今河南鄢陵縣)之戰,楚國失敗。

公元前573年(魯成公十八年,周簡王十三年)

晉國卿大夫欒書、中行偃殺晉厲公,晉悼公立。

公元前562年(魯襄公十一年,周靈王十年)

魯國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瓜分公室的三軍,各得其一。晉國與楚國爭霸,再次率齊、魯等國軍隊攻打與楚結盟的鄭國,迫使鄭國服從晉國。

公元前555年(魯襄公十八年,周靈王十七年)

冬,晉國與魯國攻伐齊國,進入齊國都城臨淄。

公元前548年(魯襄公二十五年,周靈王二十四年)

齊國大夫崔杼殺其君。

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周靈王二十六年)

晉、楚、齊、魯、鄭等國的卿大夫在宋國舉行弭兵之會。

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周景王元年)

吳國公子季劄聘使魯、衛、晉等國,吳國始與中原國家交往。

公元前538年(魯昭公四年,周景王七年)

鄭國作丘賦。

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周景王九年)

三月,鄭國將刑書鑄於大鼎,以為國家常法。

公元前529年(魯昭公十三年,周景王十六年)

楚國內亂,楚靈王被殺,楚平王立。

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五年,周敬王四年)

東周王室動亂,周大夫王子朝及召氏、毛氏、尹氏、南宮氏奉周之典籍奔楚。

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周敬王五年)

吳國公子光用刺客設諸刺殺吳王,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

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周敬王六年)

晉國滅掉祁氏、羊舌氏兩族,六卿勢力增強。

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周敬王十四年)

吳國攻打楚國,進至楚國郢都,楚王奔隨。

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周敬王二十六年)

吳國滅越國,越王勾踐保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市)。

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周敬王三十八年)

公元前606年(魯宣公三年,周定王元年)

楚莊王伐陸渾之戎,至於洛水(今河南洛陽市北),問九鼎輕重。

公元前597年(魯宣公十二年,周定王十年)

晉、楚兩國發生癈(今河南鄭州市西北)之戰,晉國失敗。

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周定王十三年)

魯國實行稅畝製。晉國滅赤狄潞氏。

公元前590年(魯成公元年,周定王十一年)

魯國作丘甲,增加軍賦。

公元前589年(魯成公二年,周定王十八年)

齊國、晉國在癢(今山東濟南市西)發生大戰,齊國失敗。

公元前585年(魯成公六年,周簡王元年)

晉國將都城由故絳(今山西翼城)遷到新田(今山西侯馬市)。

公元前578年(魯成公十三年,周簡王八年)

秦國、晉國在麻燧(今陝西涇陽縣北)發生大戰,秦國失敗。

公元前575年(魯成公十六年,周簡王十一年)

晉國、楚國發生鄢陵(今河南鄢陵縣)之戰,楚國失敗。

公元前573年(魯成公十八年,周簡王十三年)

晉國卿大夫欒書、中行偃殺晉厲公,晉悼公立。

公元前562年(魯襄公十一年,周靈王十年)

魯國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瓜分公室的三軍,各得其一。晉國與楚國爭霸,再次率齊、魯等國軍隊攻打與楚結盟的鄭國,迫使鄭國服從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