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家知道,文人詞自唐宋五代迄北宋後期周邦彥時,填詞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不同於前人之處是周詞鮮明的個性和普遍的藝術性的統一。周詞除“無一頌聖貢諛”之作外,沒有和韻、步韻的應酬之作。其詞多詠愛情的痛苦和身世飄零、官場失意,是宋代社會極為普遍的現象,“故其入於人者至深而行於世也尤廣”,具有超越前人的藝術成就。
“筆力勁絕,是美成獨步處”(陳世焜《雲韶集·補詞》)。其章法或逆挽,或倒敘,或順敘,或插敘,跌宕轉折,承接鎖合,具有頓挫之致,鉤勒之妙。在繼承傳統意象、渲染氣氛的同時,加強情節描寫,納入敘事成分,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心理刻畫入木三分。“語意精新”,新意自出。善於融化前人名句,化腐朽為神奇;以賦筆填詞,多用對偶,精心構詞,煉字煉意,充滿詩情畫意;“下字運意,皆有法度”,有“詞至美成,前收蘇、秦之終,後開薑、史之始”之譽,在南北婉約詞風轉變中,博采眾長,自成一宗,流風可仰,開後代詞派,對詞的發展衍變,處在極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和大晟府的文人們搜求整理古調,“依月用律,月進一曲,不斷創製新聲”,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自創〔瑞龍吟〕、〔瑞鶴仙〕、〔浪淘沙慢〕、〔憶舊遊〕、〔隔浦蓮近拍〕、〔氐州第一〕、〔紅林檎近〕、〔六醜〕、〔繞佛閣〕、〔寒翁吟〕、〔慶宮春〕、〔西園竹〕、〔夜飛鵲〕、〔關河令〕、〔大酺〕、〔花犯〕、〔西河〕、〔綺寮怨〕、〔尉遲杯〕等。後代作詞多以為正體,依以填詞,成為後人規範。周邦彥也因“審音協律,注重工雅,好用典故”而成為格律詞派的創立者和“宮廷詞人”的代表。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周邦彥詞足以代表北宋一代之詞。
為了方便讀者,本書除前言外,以龍榆生《宋詞的兩股潮流》一文為“代序”,並附以“周邦彥年譜簡編”、“周邦彥著作主要版本”及“《周邦彥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出),以方便讀者使用。
孫安邦孫翰鉞
2008年8月
詞家知道,文人詞自唐宋五代迄北宋後期周邦彥時,填詞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不同於前人之處是周詞鮮明的個性和普遍的藝術性的統一。周詞除“無一頌聖貢諛”之作外,沒有和韻、步韻的應酬之作。其詞多詠愛情的痛苦和身世飄零、官場失意,是宋代社會極為普遍的現象,“故其入於人者至深而行於世也尤廣”,具有超越前人的藝術成就。
“筆力勁絕,是美成獨步處”(陳世焜《雲韶集·補詞》)。其章法或逆挽,或倒敘,或順敘,或插敘,跌宕轉折,承接鎖合,具有頓挫之致,鉤勒之妙。在繼承傳統意象、渲染氣氛的同時,加強情節描寫,納入敘事成分,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心理刻畫入木三分。“語意精新”,新意自出。善於融化前人名句,化腐朽為神奇;以賦筆填詞,多用對偶,精心構詞,煉字煉意,充滿詩情畫意;“下字運意,皆有法度”,有“詞至美成,前收蘇、秦之終,後開薑、史之始”之譽,在南北婉約詞風轉變中,博采眾長,自成一宗,流風可仰,開後代詞派,對詞的發展衍變,處在極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和大晟府的文人們搜求整理古調,“依月用律,月進一曲,不斷創製新聲”,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自創〔瑞龍吟〕、〔瑞鶴仙〕、〔浪淘沙慢〕、〔憶舊遊〕、〔隔浦蓮近拍〕、〔氐州第一〕、〔紅林檎近〕、〔六醜〕、〔繞佛閣〕、〔寒翁吟〕、〔慶宮春〕、〔西園竹〕、〔夜飛鵲〕、〔關河令〕、〔大酺〕、〔花犯〕、〔西河〕、〔綺寮怨〕、〔尉遲杯〕等。後代作詞多以為正體,依以填詞,成為後人規範。周邦彥也因“審音協律,注重工雅,好用典故”而成為格律詞派的創立者和“宮廷詞人”的代表。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周邦彥詞足以代表北宋一代之詞。
為了方便讀者,本書除前言外,以龍榆生《宋詞的兩股潮流》一文為“代序”,並附以“周邦彥年譜簡編”、“周邦彥著作主要版本”及“《周邦彥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出),以方便讀者使用。
孫安邦孫翰鉞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