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仍在江陰簽判任上。

宋孝宗乾道元年乙酉(1165),金大定五年,二十六歲

辛棄疾仍在江陰簽判任上。作《美芹十論》。

後此二年,或謂從本年開始三年中,辛棄疾事不詳。有謂漫遊吳楚,有謂失職流落金陵。

宋乾道四年戊子(1168),金大定八年,二十九歲

辛棄疾在建康通判任上。共曆二年。與知建康兼行宮留守史正誌(致道)、淮西軍馬錢糧總領葉衡(夢錫)結識。

作品有《水龍吟》(水天千裏清秋)、《念奴嬌》(我來吊古)、《滿江紅》(鵬翼垂空)、《千秋歲》(塞垣秋草)、《八聲甘州》(把江山好處付公來)等。

宋乾道六年庚寅(1170),金大定十年,三十一歲

宋孝宗召對延和殿,與論及南北形勢、攻守之計。

遷司農主簿,向執政上《九議》等。有謂《阻江為險須借兩淮疏》、《議練民兵守淮疏》也作於此年。後文梁啟超認為作於隆興元年(1163)。

詞作有《念奴嬌》(晚風吹雨)、《滿江紅》(直節堂堂)、《前調·再用前韻》(照影溪梅)等。

宋乾道七年辛卯(1171),金大定十一年,三十二歲

出知滁州(今安徽滁縣)。鑒於州罹兵燼,井邑殘破,他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建奠枕樓。(有謂任滁在下年)

宋乾道八年壬辰(1172),金大定十二年,三十三歲

在滁州任上。文作有《跋太祖皇帝賜王岩帖》;詞作有《感皇恩》(春事到清明)、《木蘭花慢》(老來情味減)。

宋乾道九年癸巳(1173),金大定十三年,三十四歲

辛棄疾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得到留守葉衡的器重。詞作有《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獨立蒼茫去不歸)、《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青山欲共高人語)。梁啟超認為作於此年或下年。認為“(丞相)之稱,或後此編集者追題耳”。其他可能作於此年者,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潛叔賦》(一輪秋影轉金波)、《聲聲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征埃成陣)等。

宋淳熙元年甲午(1174),金大定十四年,三十五歲

本年六七月間或下年春夏之交,葉衡薦其慷慨有大略,調臨安倉部郎官。詞作有《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望飛來半空鷗鷺)、《洞仙歌·壽葉丞相》(江東父老)。

宋淳熙二年乙未(1175),金大定十五年,三十六歲

本年四月,茶商軍賴文政起湖北,轉入湖南、江西,官軍屢敗。六月,辛棄疾被任江西提點刑獄,節製諸軍,督捕茶商軍。九月,誘捕賴文政,茶商軍平。辛加秘閣修撰,調京西轉運判官。文作有《淳熙乙未登對劄子》;詞作有《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台下清江水)、《祝英台近·晚春》(寶釵分、桃葉渡)。

辛棄疾仍在江陰簽判任上。

宋孝宗乾道元年乙酉(1165),金大定五年,二十六歲

辛棄疾仍在江陰簽判任上。作《美芹十論》。

後此二年,或謂從本年開始三年中,辛棄疾事不詳。有謂漫遊吳楚,有謂失職流落金陵。

宋乾道四年戊子(1168),金大定八年,二十九歲

辛棄疾在建康通判任上。共曆二年。與知建康兼行宮留守史正誌(致道)、淮西軍馬錢糧總領葉衡(夢錫)結識。

作品有《水龍吟》(水天千裏清秋)、《念奴嬌》(我來吊古)、《滿江紅》(鵬翼垂空)、《千秋歲》(塞垣秋草)、《八聲甘州》(把江山好處付公來)等。

宋乾道六年庚寅(1170),金大定十年,三十一歲

宋孝宗召對延和殿,與論及南北形勢、攻守之計。

遷司農主簿,向執政上《九議》等。有謂《阻江為險須借兩淮疏》、《議練民兵守淮疏》也作於此年。後文梁啟超認為作於隆興元年(1163)。

詞作有《念奴嬌》(晚風吹雨)、《滿江紅》(直節堂堂)、《前調·再用前韻》(照影溪梅)等。

宋乾道七年辛卯(1171),金大定十一年,三十二歲

出知滁州(今安徽滁縣)。鑒於州罹兵燼,井邑殘破,他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建奠枕樓。(有謂任滁在下年)

宋乾道八年壬辰(1172),金大定十二年,三十三歲

在滁州任上。文作有《跋太祖皇帝賜王岩帖》;詞作有《感皇恩》(春事到清明)、《木蘭花慢》(老來情味減)。

宋乾道九年癸巳(1173),金大定十三年,三十四歲

辛棄疾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得到留守葉衡的器重。詞作有《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獨立蒼茫去不歸)、《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青山欲共高人語)。梁啟超認為作於此年或下年。認為“(丞相)之稱,或後此編集者追題耳”。其他可能作於此年者,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潛叔賦》(一輪秋影轉金波)、《聲聲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征埃成陣)等。

宋淳熙元年甲午(1174),金大定十四年,三十五歲

本年六七月間或下年春夏之交,葉衡薦其慷慨有大略,調臨安倉部郎官。詞作有《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望飛來半空鷗鷺)、《洞仙歌·壽葉丞相》(江東父老)。

宋淳熙二年乙未(1175),金大定十五年,三十六歲

本年四月,茶商軍賴文政起湖北,轉入湖南、江西,官軍屢敗。六月,辛棄疾被任江西提點刑獄,節製諸軍,督捕茶商軍。九月,誘捕賴文政,茶商軍平。辛加秘閣修撰,調京西轉運判官。文作有《淳熙乙未登對劄子》;詞作有《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台下清江水)、《祝英台近·晚春》(寶釵分、桃葉渡)。

宋淳熙三年丙申(1176),金大定十六年,三十七歲

本年,辛棄疾被差知江陵府並兼湖北安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