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空杯,吸取別人所長(2 / 2)

這個故事說明,學無止境,我們隻有定期給自己複位歸零,清除心靈的驕傲與自滿,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與生活。

一個人要想進步,首先就必須具備一種空杯的心態。不管自己的才能、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有多高多好,都必須把自己的心態放空,讓自己回歸到零,如此才能保持適度的焦慮感,才能使自己隨時處於一種學習的狀態,將每一次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都是一次新的經驗,不計較一時的待遇得失與正誤,如此才能實現更大的進步。

帕布洛·卡薩爾斯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提琴演奏家。他在九十多歲高齡的時候仍然堅持每天練習6個小時。在他九十五歲的時候,英國BBC電視台為他做了專訪。

有人小心翼翼地問卡薩爾斯一個自己非常好奇的問題:“您已經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了,可為什麼每天還在孜孜不倦地練習呢?”

卡薩爾斯回答道:“哈哈,我也想停止練習,可即便是現在,每天練習後我依然能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像卡薩爾斯這樣的人。越是成功的人越不滿足於自己的成功。我們也不應陶醉於現在取得的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數,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始終以自強不息的心態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培根曾經說過:人們愈是賢明,愈低著腰向他人學習。謙虛使人進步,有很多傑出的人物,正是因為謙虛,所以不自滿,永遠不會停下來,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福特一世,他16歲闖天下,依靠傑出的管理專家和機械專家,使福特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但老福特麵對成功後的榮譽忘乎所以,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逐漸聽不進別人意見,一批英才紛紛離去,使公司每況愈下,瀕臨破產。

1945年福特二世上任,接過老福特的爛攤子,禮賢下士,勵精圖治,聘請了一批管理精英,重整旗鼓,起死回生,達到了新的高峰。但小福特又重蹈覆轍,獨斷專行,把自己看作公司內至高無上的皇帝,搞得公司內人人自危。80年代初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大權,並被公司除名。

這也正是應驗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裏,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並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他不僅球藝高超,而且談吐不凡。當他個人進球記錄滿1000個時,有人問他:“您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