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的起源,說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五種起源說:一是天神生禮儀;二是禮為天地人的統一體;三是禮產生於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五是禮生於理,起源於俗。
1.從理論上說,禮的產生,是人類為了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
首先,禮的產生是維護自然的“人倫秩序”的需要。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與大自然抗爭,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類的群居性使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製約。在群體生活中,男女有別,老少有異,既是一種天然的人倫秩序,又是一種需要被所有成員共同認定、保證和維護的社會秩序。人類麵臨著的內部關係必須妥善處理,因此,人們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係列“人倫秩序”,這就是最初的禮。
其次,起源於人類尋求滿足自身欲望與實現欲望的條件之間動態平衡的需要。人對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們在追尋實現欲望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矛盾,為了避免這些矛盾和衝突,就需要為“止欲製亂”而製禮。
2.從具體的儀式上看,禮產生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都是最早也是最簡單的以祭天、敬神為主要內容的“禮”。這些祭祀活動在曆史發展中逐步完善了相應的規範和製度,正式形成祭祀禮儀。隨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各種關係認識的逐步深入,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為禮,已經不能滿足人類日益發展的精神需要和調節日益複雜的現實關係。於是,人們將事神致福活動中的一係列行為,從內容和形式擴展到了各種人際交往活動,從最初的祭祀之禮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各種各樣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