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旦旦同學,原來不叫徐旦旦,本來家裏的大人給她取名為丹丹,叫徐丹丹。

雖然不是很時髦,但最起碼聽上去像是個女孩名字。

怎麼就從丹丹變成旦旦了呢,這還要從旦旦同學小時候說起。

旦旦爸爸那時在市政府裏麵上班,不大不小還是個官,媽媽就在江州市裏麵做生意。

當時還沒有開放二胎政策,雖然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嚴了。

可旦旦爸爸不是在政府裏上班嗎,又是D員,一旦被發現工作就要黃。

所以旦旦媽媽懷孕的時候隻能偷偷摸摸的,一直對外聲稱是去外麵做生意,其實是回老家生孩子了。

旦旦同學屬於超生,爸爸在政府裏上班,沒法帶回城裏,所以她從小是在奶奶家長大的,到快上學的時候才偷偷摸摸的給上的戶口。

結果人家戶籍人員問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徐奶奶一緊張,本來普通話就說的不太好:“叫丹丹,徐丹丹”

可能奶奶當時有點急,發音又重了些,戶籍科當時登記的大媽也不太負責,耳朵也不太好使,一聲的‘丹’給聽成了四聲的‘旦’

:“是哪個蛋?是雞蛋的蛋還是元旦的旦”

當時徐奶奶一聽,怎麼還扯上雞蛋了,連忙說:“不是雞蛋的蛋!不是雞蛋的蛋”

:“哦,那就是元旦的旦了啊!”她隨手一輸,徐丹丹就變成了徐旦旦,徐奶奶不識字,還問了一遍:“是丹丹啊,不是雞蛋的蛋”

戶籍大媽那邊還急著下班呢,心想這老太太還沒完了啊:“是,旦旦,徐旦旦,不是雞蛋的蛋”

旦旦的名字就從此叫成了徐旦旦,但是家裏人還是丹丹,丹丹的叫著。

等徐爸徐媽發現的時候,丹丹小朋友已經用‘旦旦’的名字上幼兒園了!

一上學,有了籍,再想改就麻煩了,算了,就這麼叫吧!等上小學的時候再改吧!

就這麼一拖再拖,就這麼一直叫下來了。

一直到上初中,旦旦都是在老家的鎮上麵上的,更準確的說,旦旦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剛開始徐爸爸是在政府上班,後來徐媽媽的生意做大了,徐爸爸就辭職和徐媽媽一起做,不上班了,那時他們想把旦旦接回去。

可是旦旦不願意了,和奶奶處出來感情了,別說旦旦不願意,就是旦旦願意,徐奶奶也不願意。

別看是在農村,旦旦吃的穿的樣樣不必城裏的哥哥差。

徐家二老真的是把旦旦當成眼珠子來疼的!

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第一個想著的就是她,徐奶奶和徐爺爺在農村住習慣了,也不願意去城裏,感覺住不習慣!

現在又有旦旦在跟前,他們也就不怎麼想兒子了,在他們看來,兒子還沒有孫女親呢。

所以之前徐爸爸說了幾次,都沒成,徐奶奶就一句:“把旦旦帶走我也不活了!”

:“當初你做官做迷了,你媳婦想錢想瘋了,旦旦那麼一點點,還沒有我兩個手長,你們這對狠心的父母就把她這麼扔過來了,我是揣到懷裏給帶大的”

徐奶奶越說越難過:“現在你長本事了,我管不了了,你要把旦旦帶走,除非她同意,要不就不行!”

:“你媳婦一天到晚在外麵跑來跑去,大的現在已經長大了,不用你們操心,旦旦這麼小,去了城裏誰照顧她啊!”

徐爸爸問旦旦要不要去城裏,旦旦當然不樂意啊,在奶奶這多好。

奶奶家有雞有羊,院子裏還專門為她了不少果樹,桃,杏,蘋果啥都有,都是緊著她吃,她才不願意走呢!

夏天的時候,爺爺還會帶她下河摸魚,她還打算過兩天和爺爺一起釣龍蝦呢!

徐爸爸一拽她,她就往奶奶身後躲,怎麼都不願意去城裏!

沒辦法,徐爸爸就隻能一個人來,又一個人走了!

旦旦就這麼在鎮上上完了小學和初中。

直到旦旦上小學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叫旦旦,不是叫丹丹,因為老家裏麵說話口音不標準,丹丹和旦旦聽起來差不多,她也沒太大的感覺,旦旦就旦旦吧!

隻有偶爾老師喊她起來答題的時候,會發音標準一點叫徐旦旦,同學們都是丹丹,旦旦隨便喊的,所以旦旦小時候也沒太大感覺!

等到初中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這個名字不好聽,旦旦,旦旦,怎麼聽怎麼像男孩名。

那時知道美醜了,她就跟奶奶說要改名

:“奶,我要改名”

:“咋了,旦旦”徐奶奶現在已經被帶偏了,喊旦旦喊順口了!

:“奶,你別喊我旦旦,不好聽,我要改”

:“那你要改成啥呢,說給奶奶聽聽”

:“不知道,反正我就不想叫旦旦,別人都笑話我,這個就是個男孩名啊!”

:“胡說,你爺爺都查過字典了,旦是初升的太陽,多好啊,你小孩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