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明確地記載著,南陳朝封的“王”多達53人,到陳朝滅亡時,被擄往長安的隻有26個“王”。在剩下來的這些“王”中,雖有一些已經死了,但大部分仍然活著,有的在任上,幸免於難,有的已經逃走,陳胤就是這些逃走中的一員。史料證明,被擄往長安的陳朝26位“王”中,陳叔寶的皇弟18人,皇子8人,有爵位,有名字,內中沒有吳興王陳胤,證據確鑿,毋容置疑。
陳胤應該是在隋兵打進建康前就逃離了虎口,來到王愛山隱伏避難的。
《緱城金竹嶺頭陳氏宗譜》明確記載,許多的曆史遺跡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又根據浙江長興縣陳霸先研究會的有關人士的說法,因為金竹嶺頭陳氏沒有把宗譜送去,他們所掌握的資料中就缺少陳胤這一支脈的內容。
史料還顯示,隨陳叔寶一起被擄入長安的18位皇弟和8位皇子中,除了7人卒於長安外,其他19人都在隋朝為官,而陳胤一脈在到了他的第九世孫才開始在唐朝為官,其前八世都隱而不聞。這就有力地證明了陳胤是逃出來的。
但是,有人不去研究曆史,僅憑主觀臆斷,聲稱陳皇室成員全部被擄往長安,並且認為陳皇室成員是在589年被擄往長安的,他們不可能在當年就去各地定居的。
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筆者經過研究,被擄往長安的陳皇室人員確確實實是在當年就被“分置”到全國各邊遠地區去的。
《資治通鑒》載:隋開皇九年三月己巳(初六),陳叔寶及太子(深)、諸王28人,司空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等官員200多人,和各自的妻室兒女又數百人,再加上“天文圖籍”等貴重物品,自建康出發,被擄往長安,“大小在路,五百裏累累不絕”。經過了96天的長途奔波(其年閏三月),終於在五月乙已(十三)抵達長安。
隋文帝楊堅雖是軍伍出身,殺戮無數,但在處理陳皇室人員和百官的事件中還是非常講究策略的。他在得到滅陳的消息之後,就下令把陳皇室人員和百官解往長安,再議處置。與此同時,他還征用了長安百姓的一些住宅,內外裝修一新,等待被俘人員到來後,就可以有房子住,還專門派遣使團去路上迎接和慰問。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使陳皇室人員和百官感覺到生活在長安就像住在家裏一樣,從而保證社會的安定。
隋文帝對待陳叔寶也非常寬厚,陳叔寶多次得到接見,且位列三品,與百官一起上朝,參與朝政。為了不使陳叔寶感到喪國之痛,還下旨在賜宴群臣時,禁止彈奏吳、越的音樂。隋文帝還經常打聽陳叔寶生活起居的情況。一天,隋文帝問及陳叔寶最近的情況,監守人員上奏說:“陳叔寶經常酗酒,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問:“他每天喝多少酒?”
史料明確地記載著,南陳朝封的“王”多達53人,到陳朝滅亡時,被擄往長安的隻有26個“王”。在剩下來的這些“王”中,雖有一些已經死了,但大部分仍然活著,有的在任上,幸免於難,有的已經逃走,陳胤就是這些逃走中的一員。史料證明,被擄往長安的陳朝26位“王”中,陳叔寶的皇弟18人,皇子8人,有爵位,有名字,內中沒有吳興王陳胤,證據確鑿,毋容置疑。
陳胤應該是在隋兵打進建康前就逃離了虎口,來到王愛山隱伏避難的。
《緱城金竹嶺頭陳氏宗譜》明確記載,許多的曆史遺跡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又根據浙江長興縣陳霸先研究會的有關人士的說法,因為金竹嶺頭陳氏沒有把宗譜送去,他們所掌握的資料中就缺少陳胤這一支脈的內容。
史料還顯示,隨陳叔寶一起被擄入長安的18位皇弟和8位皇子中,除了7人卒於長安外,其他19人都在隋朝為官,而陳胤一脈在到了他的第九世孫才開始在唐朝為官,其前八世都隱而不聞。這就有力地證明了陳胤是逃出來的。
但是,有人不去研究曆史,僅憑主觀臆斷,聲稱陳皇室成員全部被擄往長安,並且認為陳皇室成員是在589年被擄往長安的,他們不可能在當年就去各地定居的。
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筆者經過研究,被擄往長安的陳皇室人員確確實實是在當年就被“分置”到全國各邊遠地區去的。
《資治通鑒》載:隋開皇九年三月己巳(初六),陳叔寶及太子(深)、諸王28人,司空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等官員200多人,和各自的妻室兒女又數百人,再加上“天文圖籍”等貴重物品,自建康出發,被擄往長安,“大小在路,五百裏累累不絕”。經過了96天的長途奔波(其年閏三月),終於在五月乙已(十三)抵達長安。
隋文帝楊堅雖是軍伍出身,殺戮無數,但在處理陳皇室人員和百官的事件中還是非常講究策略的。他在得到滅陳的消息之後,就下令把陳皇室人員和百官解往長安,再議處置。與此同時,他還征用了長安百姓的一些住宅,內外裝修一新,等待被俘人員到來後,就可以有房子住,還專門派遣使團去路上迎接和慰問。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使陳皇室人員和百官感覺到生活在長安就像住在家裏一樣,從而保證社會的安定。
隋文帝對待陳叔寶也非常寬厚,陳叔寶多次得到接見,且位列三品,與百官一起上朝,參與朝政。為了不使陳叔寶感到喪國之痛,還下旨在賜宴群臣時,禁止彈奏吳、越的音樂。隋文帝還經常打聽陳叔寶生活起居的情況。一天,隋文帝問及陳叔寶最近的情況,監守人員上奏說:“陳叔寶經常酗酒,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問:“他每天喝多少酒?”
答道:“他和他的弟弟、兒子一天要喝一石酒。”
隋文帝大驚,馬上說要節製他的酒量。但考慮了一下之後,又說:“隨他的便。如果不讓他喝酒,叫他如何活得下去?”
乙未(七月初四),隋文帝痛恨原陳朝的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王儀、禦史中丞沈瓘等人奸險,在陳朝為官時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就把他們充軍到邊遠地區,以示懲處,並借此緩解吳、越百姓對他們的仇恨。同時,他也考慮到陳皇室子弟很多,擔心他們在京城裏胡作非為,擾亂社會治安,就下旨把他們分別安置到邊遠的州縣,撥給各人一定的土地產業,使他們能夠有飯吃;每年給他們一些布匹、衣服,使他們能安下心來,不至於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