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歸人渡
作者:子齬
☆、第一章
煙花三月,花泛春泉,竹籠曉煙,正是文人騷客下江南的好時光。
虞思韶馱著個藍布包袱,騎著匹深棕色老馬,慢慢踱在京城至揚州的官道上。跟路上那些個穿錦衣乘華車,仆從成雲呼朋喚友的公子哥兒相比,灰撲撲的虞思韶委實顯得寒酸了些,不過他看上去悠然自得,對身周飄來的叢叢視線渾不在意,還時不時掰張烙餅,撕一塊咬一塊,一邊嚼還一邊望望天邊的彩雲。
此時京杭運河已通,京都公子要下揚州,坐坐大船吹吹河風就可以直達,隻不過為了既玩水,又遊山,將那“遊山玩水”之雅事給做足了,許多公子哥兒都選擇走陸路,沿途吟個詩作個對,比在畫船上聽歌伎唱曲兒,可要風流的多。
而布衣布履的虞思韶,似乎卻不是那麼回事。他一路上看人要多過看山,尤其愛盯著別人家的女眷看,倒更像個好采花問柳的,路上其他人便都離他遠遠的。
不過也有例外的。他身後不緊不慢不近不遠跟著輛頗華美的馬車,趕車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他跟著虞思韶啃餅的節奏打嗝,一路打下來,已經跟了虞思韶快二十裏地了。
走到一處叢林茂密的山頭,上到半山腰時,虞思韶忽然勒住了馬,他轉回到馬車跟前,對木愣愣望著自己的少年溫聲道:“若是積食打嗝,用針刺法即可治好,小兄弟可要試試?”
少年趕忙搖頭擺手:“不必,不必。我家小……少爺就精通醫術,我們還帶了消食藥,可以自己解決。公子你隻管行自己的路就好。”
虞思韶看著他眼中的疑慮之色,想到自己灰頭土臉卻突然向一對主仆搭訕,不被誤作人販子或土匪細作才怪,暗自苦笑了一把。他拉著馬韁就要繼續往前趕,忽然聽到一個斯文的聲音在身後細細道:“這位兄台既出言肯幫忙,我們主仆二人又豈可拂逆兄台好意?小硯,還不快向公子賠罪。”
一句話說的平平淡淡不高不低,聽在虞思韶耳裏,卻沒能藏住那分千回百轉,仿佛荷葉上滾動的露珠,綽約處,盡是月色流轉。
原來是個女子。
虞思韶麵上裝作毫不知情,衝著緊閉的車簾客客氣氣一拱手:“閣下言重了,在下隻是舉口之勞,怎敢居功?在下虞思韶,揚州人氏,此番回鄉探親,既有緣偶遇閣下,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那車簾依舊靜若磐石,隻遙遙傳來那女子刻意壓低的聲音:“無名之輩,不足掛齒。虞兄若不嫌棄,叫我一聲雅荃即可。”
虞思韶聽她聲音,當比小硯大不了幾歲,又比自己小一兩歲,便拱手道:“雅荃賢弟,方才在下觀天色,發覺傍晚將有一場暴雨,打算就近找戶人家借宿。現結識賢弟,也想拉你二人同行,隻是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他看女子所乘車馬皆非俗物,應該是大戶人家不知什麼緣故偷跑出來的小姐,擔心她在暴雨中遭受車仰馬翻的窘迫,又恐她不肯隨便寓於鄉野粗陋之家,頗有些躊躇。
就在這時,車簾一挑,錦服畢現,小硯身後露出一張俊秀出塵的俏臉蛋,打斷了虞思韶的話:“男子漢大丈夫,何以拘於區區小節?虞兄隻管把雅荃當成普通人家的男子即可。”
虞思韶聽她這話,居然對一個初識的陌生人毫不設防,也不知該替她喜抑或是憂,隻好笑道:“雅荃賢弟真乃性情中人,在下得以與爾相交,實乃三生有幸。”
雅荃對他淺淺一笑,放下簾子,吩咐小硯跟著虞思韶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