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見外的,你就放心地去吧!”程家大嫂說。
原來,小有為聽說媽媽要到區裏去開會,學校要停課,他曉得媽媽肯定要帶他回月牙鎮,頭天晚上就在被窩裏跟春滿商量,先藏起來,等媽媽走了後就去好好地玩。所以,盡管趙淑嫻找遍了整個灣子,就是找不著他們的人。
俗話說男服學堂女服嫁,平時這些孩子再調皮,隻要聽到趙老師說話的聲音或是看見她走路的身影,就不敢再吱一聲。今天學校放了假,趙老師又不在灣子裏,這些小家夥一個個就像脫了韁繩的野馬,在辜有為的帶領下,順著月牙河堤一路衝殺下去。
會議還沒有開完,趙淑嫻的眼皮就不停地跳起來。她在心裏想,左眼跳財,右眼跳禍,今天右眼跳得這麼厲害,是不是要出什麼事?想著想著她就想到了有為和金銀灘那群孩子。越是想到他們,就越是覺得心中惴惴不安。這大概是做母親的和為人師長的天性使然,所以會一散,她來不及回家看一眼,就匆匆往金銀灘趕。
半途上,趙淑嫻碰上了金銀灘的村民趙二爹。見趙二爹走得氣喘籲籲的樣子,趙淑嫻感覺到了事情不妙。忙問趙二爹出了什麼事?趙二爹告訴她說,她走後,有為帶著春滿他們一幫子小伢們,到月牙河去遊泳,哪曉得一下水就被湍急的江流卷入了漩渦之中。見此情景,春滿等一幫伢們便急得大呼救命。老隊長程子明等人聞訊趕來,隻見奔騰的江水中,有為那一撮黑發時沉時浮。於是,縱身跳入水中,遊出百多米遠才將有為抓住,用力托出水麵。此時,其他村民駕來歇在岸邊的漁劃子,船上的人伸手將有為拉上了船,有為得救了。然而,初夏的月牙河水冰冷刺骨,老隊長由於腿腳抽筋,很快被滔滔江水淹沒了,再也沒有起來。
村民們請了數條漁船,在月牙河中打撈了三天三夜,直到澤國縣的獅子口,也沒有打撈到老隊長的屍體。人們隻得按照當地的風俗,為老隊長在月牙河畔留下了一座“衣冠塚”。
當人們為老隊長圓完墳,慢慢散去的時候,趙淑嫻領著辜有為仍在老隊長的“衣冠塚”前長跪不起。可以理解,此時的趙淑嫻的心裏是多麼地難受。
她怎麼也不能忘記,她和有為來到金銀灘的這一年多時間裏,金銀灘人,特別是老隊長和程家大嫂對她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雖然說三年自然災害過去了,但是人禍沒有根除,金銀灘的老百姓日子仍然過得很苦。人們常常是吃了上餐沒有下餐。但是,程家大嫂卻每頓都要給她和小有為單獨準備好白米飯和可口的菜肴,自己卻偷偷地吃菜團子。有幾次春滿吵著要吃白米飯,都被老隊長訓斥得淚流滿麵。老隊長見春滿那難過的樣子,心中也不好受,一把將春滿拉到麵前說:“趙老師和有為是我們請來的客人,哪有主人與客人爭飯吃的呢?再說,趙老師和有為餓著肚子怎麼教你們讀書識字呢?”聽了爹的話,春滿懂事地點了點頭。從此以後,每逢吃飯的時候,程家人都要讓有為母子吃過以後再吃。
想起這些情景,她更加心如刀絞。
見趙淑嫻那痛不欲生的樣子,春滿媽用哭得已經嘶啞的聲音對他們母子說:“我們回家吧!”
趙淑嫻回過頭看看這位淳樸善良的大嫂,哽咽著對辜有為說:“叫幹娘。”
辜有為眼中閃著淚花叫了聲幹娘。
春滿媽一下子把辜有為緊緊抱在懷裏,忍不住又抽泣起來。
趙老師拍拍有為稚嫩的肩膀,望著遠處深情地說:“孩子,記住這是你的再生之地,這裏長眠著你的救命恩人。有朝一日,你若有出息的話,一定不要忘了這個地方,不要忘了這裏的人們。”
小有為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