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因外感風寒,風熱或風寒鬱而化熱,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邪毒滯留在鼻竅,由鼻入肺,肺經傷則肺失宜降,故出現鼻塞,肺氣失宜降,可致氣滯血淤,鼻塞症狀加重。
治療方法: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同時按摩眼內角鼻梁處,從上到下為1次,反複操作80次;用中指揉按鼻翼兩旁約1厘米處,作旋轉狀按摩,反複操作70次;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按摩眉心中央,然後沿眉毛向外按摩到兩側太陽穴,反複操作60次。本方法可反複按摩,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能有效地防止鼻炎的發生,緩解慢性鼻炎的症狀。
雀斑與黃褐斑
雀斑、黃褐斑與內分泌失調密切相關,多是因肝氣鬱結、氣血不暢致血淤顏麵或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不能潤澤或腎氣不足、腎水不能上承顏麵,刺激麵頰及相關部位,可激發經氣直達病所,活血通絡祛斑。疏通經絡,可促進腦垂體分泌抗黑色素細胞激素,減少黑色素分泌,調節肌膚,促進色斑消退。治療上應遵循疏肝解鬱、行氣活血、滋補肝腎的原則。
治療方法:首先,沿著足厥陰肝經,從上到下地用手掌柔和地按摩5次以上。然後,用兩手拇指按摩雙膝內側的血海穴50次。最後,用第二、三、四指的螺紋麵沿頰車—地倉—迎香—雙眼球—太陽—耳前,再到頰車,做輕快的邊按揉邊移動,反複進行10遍。
貧血
貧血屬中醫“血虛”或“虛勞亡血”的範疇,是血液攜氧功能不足為共同表現的一類血液係統疾病的總稱。中醫認為,血液的生成與心、肝、脾、腎三髒等髒腑關係密切,故中醫中有“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之說。貧血的發生主要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心、脾、腎三髒虛弱或功能失調導致的,或因飲食攝入不足、營養不良,或久病體虛、失血過多等原因引起。
治療方法:患者取仰臥位,用拇指指腹揉按足三裏、三陰交、血海、神門穴各50次。
肥胖
我國中醫認為,導致肥胖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於經絡被阻引起的,經絡不通則引起食欲無法控製,使能量堆積,使排泄物堆積,從而引發肥胖。肥胖好發於中老年人,這與經絡不通密切相關,年輕人經絡暢通,新陳代謝形成的廢物能正常排出體外,所以不易肥胖。隨著年齡的增長,經絡漸漸不通,從而使代謝物較難排除,而漸漸發胖。按照中醫的理論,當某個內髒器官活力較差時,其相應經絡的活力也較差。
治療方法:患者取俯臥位,從上到下按揉背部肌肉2分鍾,同時按揉肺俞、脾俞、肝俞、膽俞、三焦俞等穴位各1分鍾;然後從上到下擦督脈30次,點按承扶、委中、承山穴各1分鍾,最後從腰骶部沿大腿後側從上到下推至跟腱處10次。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因外感風寒,風熱或風寒鬱而化熱,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邪毒滯留在鼻竅,由鼻入肺,肺經傷則肺失宜降,故出現鼻塞,肺氣失宜降,可致氣滯血淤,鼻塞症狀加重。
治療方法: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同時按摩眼內角鼻梁處,從上到下為1次,反複操作80次;用中指揉按鼻翼兩旁約1厘米處,作旋轉狀按摩,反複操作70次;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按摩眉心中央,然後沿眉毛向外按摩到兩側太陽穴,反複操作60次。本方法可反複按摩,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能有效地防止鼻炎的發生,緩解慢性鼻炎的症狀。
雀斑與黃褐斑
雀斑、黃褐斑與內分泌失調密切相關,多是因肝氣鬱結、氣血不暢致血淤顏麵或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不能潤澤或腎氣不足、腎水不能上承顏麵,刺激麵頰及相關部位,可激發經氣直達病所,活血通絡祛斑。疏通經絡,可促進腦垂體分泌抗黑色素細胞激素,減少黑色素分泌,調節肌膚,促進色斑消退。治療上應遵循疏肝解鬱、行氣活血、滋補肝腎的原則。
治療方法:首先,沿著足厥陰肝經,從上到下地用手掌柔和地按摩5次以上。然後,用兩手拇指按摩雙膝內側的血海穴50次。最後,用第二、三、四指的螺紋麵沿頰車—地倉—迎香—雙眼球—太陽—耳前,再到頰車,做輕快的邊按揉邊移動,反複進行10遍。
貧血
貧血屬中醫“血虛”或“虛勞亡血”的範疇,是血液攜氧功能不足為共同表現的一類血液係統疾病的總稱。中醫認為,血液的生成與心、肝、脾、腎三髒等髒腑關係密切,故中醫中有“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之說。貧血的發生主要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心、脾、腎三髒虛弱或功能失調導致的,或因飲食攝入不足、營養不良,或久病體虛、失血過多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