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統稱。經尤如直行的徑路,是經絡係統的主幹。絡則有網絡的含義,是經脈的細小分支。經絡內屬腑髒,是聯係髒腑、溝通內外、運行氣血的人體調控係統。
外絡肢節,行氣血,通陰陽,溝通表裏內外,網絡周布全身,把人體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以保持其機能活動的協調和平衡。這種平衡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經絡學說就是闡明經絡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規律的學說。
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係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經絡中的經脈、經別與奇經八脈、十五絡脈,縱橫交錯,入裏出表,通上達下,聯係人體各髒腑組織;經筋、皮部聯係肢體筋肉皮膚;浮絡和孫絡聯係人體各細微部分。這樣,經絡將人體聯係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的聯絡溝通作用,還反映在經絡具有傳導功能。體表感受病邪和各種刺激,可傳導於髒腑;髒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於體表。這些都是經絡聯絡溝通作用的具體表現。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係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髒腑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多少年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診斷與治療,其與針灸學科關係尤為密切。經絡學說在中醫中被廣泛運用於闡釋人體生理機能、人體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診斷和治療。可以說沒有經絡理論,中醫學就不是一門完整的實踐醫學技術,尤其是針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外治療法,將喪失理論的指導。
人體生長發育,要靠經絡來提供氣血。病是怎麼生成的?原因很簡單:經絡不通就生病了。若想防病治理身體,須靠打通經絡。何謂防病?防病不能是等病來了才防,必須提前防。隻要保持經絡暢通,疾病就沒法侵入身體。如果有病,也可以有起色,能夠好轉。
經絡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經絡治療方麵有特殊的意義。經絡的具體功能是“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經絡是“人之所以後,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起”的重要係統。不但內髒的病變要反映到體表的經絡上來,而且對體表的經絡加以調理等即可治療內髒的疾病,所以,經絡學可以反映出某種體表與內髒之間的特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