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白山(1 / 2)

“好,竟將外力化為劍芒!爺爺這輩子,算是服了你這小子!”鍾劍聖張口結舌,半晌才大聲讚道。劍芒乃是他畢生最高修為,倉促間無法發出,也得如同李行屍般運功蓄勁,毛無邪卻將外力轉為劍芒,怎不教他目眩神馳,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夫總算知道,為何文昌那廝有徒若你,也要置之於死地!你若在江湖中行走,遲早一天,名聲定要在他之上!逃進這秦嶺深山前,老夫苦練了五十年,尚未領悟到‘搬天轉日’,你竟在幾日內,不僅深得精要,而且將其大大推進了一步!難怪門修思分明看得出你的武功路數是大仇家,也願將畢生絕技傳授與你。這等美質良材,誰肯放過?文昌那廝,鼠目寸光,一生隻想著自己功成名就,哪裏會想過將門派發揚光大?好!老夫不同文昌,若有人能將本門絕藝流傳下去,便算師父給弟子跪下磕頭,又有何妨?獸王老弟有何差遣?李某人縱然把命送上,也絕不皺眉頭!”李行屍胡須顫動,呆立半日,不言不動,而後又流下淚來,哽咽著說道。

李行屍以前的成名絕技,便是“搬天轉日,移星換月”心法。這套心法分為兩層,“移星換月”隻是第一層,能將外力卸至別處,或用來反攻敵手。第二層,則是“搬天轉日”,將外力化為氣勁,卸於無影,趁敵手功力青黃不接時,一招製敵。李行屍還是李天行時,始終未曾練到這境界,直至死裏逃生,心智大開,隱居秦嶺繼續簡練揣摩,終於大成。毛無邪幾日前與其交手,尚未練到如此境界,今日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霸道掌力轉化為劍芒,李行屍見畢生鑽研的絕技被如此演繹,知道報仇有望,能不激動?

“若非受兩位前輩啟發,晚輩也練不到這個地步。”毛無邪淡淡說道,手掌與李行屍尚未分開,暗運“獸王神功”,吸納青木之氣,輸入李行屍體內,補充其耗卻的內力。李行屍答應相助,他自是喜不自勝。

“看來你小子能到今日地步,爺爺也功不可沒!沒有爺爺教你,你如何知道劍氣能從背後發出?”鍾劍聖稍一愕然,便即仰天大笑道。

毛無邪不答,內心也暗自後怕,半年來與野獸邪毒抗衡,在雷雨中悟出劍芒,幾日前看過劍氣從後背發出,又見識了“移星換月”心法的更高境界“搬天轉日”,加上兩日前無意中發覺與樹同練功的法子,內力短短時間更深了一層,環環相扣,他才臨時悟出了這更精妙的卸勁之法。若非如此,硬接李行屍這雷霆一掌,僅憑“移星換月”,毛無邪縱然不死,也必受重傷!

“前輩的‘有影無蹤’身法,與拳掌發力竅門,晚輩隻是初學,自行胡亂揣摩,尚不得要領,日後還須前輩指點。”毛無邪待李行屍功力恢複,這才撤回手掌,沉聲說道。

“你已形神俱備,何須指點?倒要請獸王老弟將見識說一說才是。”李行屍年紀雖不如鍾劍聖老邁,卻未服食神仙送的不老藥物,適才全力一擊,元氣大傷。不料毛無邪竟能在片刻間讓他功力恢複大半,內力修為深不見底,駭異之下,哪敢以前輩高人自居?

“前輩的身法,鍾前輩已看出學自蒼鷹,林中練就。要訣與拉弓射箭相似,分別是須得身體放鬆,而後猛然發全力,由極靜轉為全速,數丈之內瞬息即至,快若無影,除了輕功底子外,要的是應變與眼力。晚輩這半年來多次觀摩蒼鷹於密林中急速飛騰,多少學到一絲訣竅。至於拳掌,其實與身法同一道理,講求瞬間聚力,短短幾寸間,筋肌由鬆而至極緊,拳掌如箭離弦,有驚人勁道。連這身法拳掌時,並非由內力練起,須得有深厚的外家功夫底子,筋骨似鐵,否則便算擊中,手腕也易折斷。待外功練成之後,再行逐漸添加內力,威力自然倍增。這拳法,用於近身肉搏,迅雷不及掩耳,一招斃敵,不留餘地,因此隻適於性命相搏,不宜切磋。”毛無邪這幾日雖為毛伶擔憂,也一直思索,聞言當即侃侃道來。

“要外功、內功、輕功均是一流境界,方可習練這身法拳法,獸王老弟,果然是武學奇才。蒼鷹雙翼張開,長達五尺,卻能在密林中翱翔,捕食燕雀鼠兔,要的便是應變與眼力。半尺縫隙,蒼鷹能在瞬間收翅縮身,一掠而過,繼而展翼飛翔,流暢之極。老夫先悟出身法,再由大而小,悟出拳掌。密林之中,練成這套拳法,足以以一當十。可惜,文昌與陳不凡均是絕世劍手,一團寒光護住了全身,你如何能欺近?如老弟所言,這或許隻能對付那老禿驢。”李行屍長歎一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