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係統組網方式
在通常情況下,係統采用扇區式的組網方式。每個扇區有1個基站單元(1塊室內單元接入卡、1套室外單元和天線)和多個遠端站(即用戶終端)組成,扇區內所能支持的遠端站的數量和數據容量隨設備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2.3.1單基站組網方式分析
(1)單基站蜂窩覆蓋。
利用全向天線、1套基站單元和1個載頻進行360°覆蓋,解決覆蓋範圍內所有用戶終端的接入需求。優點:基站設備投資少。缺點:係統數據容量小。適合接入數據量需求小,但用戶分布比較分散的地區。
(2)單基站4扇區組網。
利用90°扇區天線、4套基站單元和兩個載頻(最少)進行360°覆蓋。優點是係統數據容量有所增加。缺點是仍無法滿足大容量用戶需求。適於用戶密度不高的地區。
(3)單基站6扇區組網。
利用60°扇區天線、6套基站單元和兩個載頻(最少)進行360°覆蓋。適合用戶密度和數據接入需求中等的地區。
(4)單基站8扇區組網。
利用45°扇區天線、8套基站單元和兩個載頻(最少)進行360°覆蓋。優點:係統數據容量較大。缺點:多扇區組網時需要較多的頻率資源進行複用。適合數據需求大,用戶密度高的地區。
2.3.2多基站組網分析
根據站址選定原則規劃出各基站的位置,並根據站址計算出各基站之間的距離;根據每個基站的用戶密度和數據接入需求情況,確定每個基站的扇區劃分和覆蓋範圍;綜合每基站的頻率需求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極化複用;進行全網頻率複用設計,並對全網頻率複用進行優化。
2.43.5GHz與LMDS的比較
3.5GHz固定無線接入係統,在網絡係統組成、網絡接口支持、天線結構等各方麵都與20GHz以上的LMDS係統極為相似。由表1可知,隻是由於工作頻段和可用帶寬的不同,引起二者在無線傳播要求、覆蓋範圍、調製方式、技術難度等方麵的具體技術選擇不同,從而導致係統容量、業務範圍和所應用的對象等各方麵有所不同。
3.結束語
3.5GHz固定無線接入由於具有組網快速靈活、網絡建設投資較低、運行維護方便等特點而成為通信市場的熱點,展示出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不僅是有線接入的補充,而且是發展特定業務的有力手段。基於充分發揮固定無線接入優勢的考慮,將市場定位於集團用戶、企業用戶、住宅小區等大客戶,為他們提供寬帶上網、多媒體應用、虛擬專網等寬帶業務。同時,把固定無線接入這一新技術引入本地網,有利於打破本地網的壟斷,促進本地網的競爭,從而加快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但無線接入係統也有其局限性:無線係統由於受環境影響大,特別是建築物阻擋影響,在傳輸性能方麵還比不上有線方式;可用帶寬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各個層麵用戶需求。因此,應對固定無線接入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結合國際上推廣固定無線接入的成功經驗,將固定無線接入可作為有線網的補充,有針對性地以各種靈活的方式進行業務推廣。
電信科學監測接收機的假響應及對監測的影響
徐宏祥、吳世鋒
(盤錦市無線電監測計算站124010)
摘要:近年來各地的調頻廣播電台大有增加之勢,這些調頻電台大都在3kW以上,加上天線較高,在發射天線周圍信號場強經實測都在70~90dBμV數量級,對監測接收機的交、互調,假響應,阻塞構成了嚴峻考驗,如果不注意這些現實情況,有時確實給監測工作帶來一些問題,本文僅對接收機的假響應指標結合工作實踐試圖做些分析總結。
關鍵詞:調頻;監測;接收機;假響應;
對於無線電管理部門,監聽、監測往往是了解空中信號質量、占用情況、查找幹擾、取得第一手資料的有效手段,當我們用監測接收機調諧到某點收到信號時,通常一般情況下會做出判斷:在該頻率點上空中有信號發射:或是有用信號、或是無用信號(包括發射機雜散信號、發射機互調產物、或是帶外發射、環境電噪聲等),總之都是真實存在的;另外一種特殊情況是在調諧頻點上根本不存在實有信號頻率,收到的是假信號,原因是其他頻點的強信號竄入接收機,由於接收機高頻電路的非線性,經混頻產生新的頻率正好等於或接近接收機的中頻頻率,從而使接收機在該調諧點上造成有信號輸出,而我們往往是以接收機的指示頻率來判斷信號的頻率,因此這時會造成誤判。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強信號作用下,接收機自身產生交調、互調、鏡像、中頻幹擾和接收機的假響應,接收機交調、互調幹擾是大家較熟悉的,一般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信號竄入接收機引起的,而接收機的假響應通常可由一個強信號引起,在近距離監測大功率電台如調頻廣播發射機時常常會遇到,而且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