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ZXPCS無線市話工程是鞍山通信分公司2003年的重點項目。它是我們鞍山通信分公司固定電話網的延伸,該項目采用中興ZXPCS10.0係統,一期工程設計總話音信道數為12000個,話務量為6350ERL,可滿足200000個無線市話用戶的業務需求。
工程設計確定鞍山市的區域分為三類,即話務密集區(A類地區),話務次密集區(B類地區),一般區(C類地區),區域範圍劃分及用戶話務量分配如下:
工程一期設計覆蓋範圍大致為:鞍山市的立山區、鞍鋼地區、鐵東區、鐵西區、千山區、海城市區及西柳、南台、甘泉、牌樓、湯崗子、騰鼇、大孤山等重要鄉鎮、鞍山市區至千山風景區的沿途公路、鞍山市區至騰鼇的沿途公路、鞍山市區至海城的沿途公路。覆蓋麵積大約160平方千米。
網絡目前主要由設在繁榮局的1套互連互通網關(IGW)、1個歸屬位置寄存器(HLRbrAUC)、20個接入網絡單元(ANU)以及設置在鞍山市內及海城各處的302個基站控製器(CSC)、2040個大基站(CS)、360個小基站(CS)構成。
3.鞍山ZXPCS無線市話網絡優化
我們知道,網絡優化是一項長期、周而複始、螺旋上升性質的工作。網絡一旦投入運營,即應轉入網絡優化作業,也就是無線網絡的優化。
無線市話網的建設通常遵循分期建設、各有側重的原則,建網初期由於用戶數量較少,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覆蓋規模的網絡是建網初期的重點。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一些地區的話務量比較集中,形成話務的熱點地區,而另一些地區話務量可能沒有達到預計的密集程度而形成低話務量地區。話務量不均衡分布和發展勢必會造成熱點地區呼叫困難,被叫接通率等指標降低的現象,為解決網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以上問題,就需要對網絡結構做優化調整即網優。
網絡優化在網絡運營過程中,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增加基站解決網絡覆蓋問題及根據話務分布情況對基站的調整。
鞍山市城市規模較大,房屋建築複雜、高低落差大,用戶分布很不均勻,網絡優化工作尤其重要,也尤其困難。在ZXPCS係統中,網絡優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基站(CS)運營良好的基礎上,通過對基站(CS)的覆蓋情況及話務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調整意見,保證ZXPCS網絡的良好運行。
3.1根據測試結果“補盲”,最大化的解決覆蓋不到問題
首先借助於路測設備,針對網絡覆蓋範圍內的磁場情況及運行的基站(CS)同步情況進行測試,根據實地測試結果,通過對路測數據的分析,確定需要增補或調整基站(CS)的位置和數量,減少盲區和弱區;保證全部基站(CS)都處於較高級別的同步狀態,提高呼叫的成功率,為網絡的進一步優化打下基礎。
3.1.1增加基站解決覆蓋問題
係統投入運營後,在網絡覆蓋的盲區和弱區,用戶會發現沒有信號或信號很弱,不能進行通話,或者通話效果不好。在網絡運營初期,我們使用PHS35C、LF970等測試儀表,對設計覆蓋的範圍進行路測,通過對路測數據的分析,找到覆蓋範圍內的盲區和弱區,增加基站(CS),最大限度地減少盲區和弱區。
3.1.2增加或調整GPS設備,提高基站的同步性能
同步是影響網絡運行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ZXPCS係統網絡一般每40個左右基站(CS)配備一個GPS全球定位係統接收機,來保證基站的同步性能。如果同步出現問題,嚴重的基站不能正常工作,用戶在使用中會出現通話有斷續、話路單通甚至掉話等問題,所以基站是否同步對於係統網絡的性能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整個係統狀況穩定、良好的運行,我們使用PHS35C、LF970等測試儀表,對基站(CS)的同步情況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適當增加或調整GPS設備,使全網的基站(CS)同步情況處於良好的狀態。
3.2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進行網絡的調整優化
通過統計係統話務量的分布,提取基站數據做TMM分析,對高話務量區域提出增補信道——即“補忙”的建議,增加係統資源,降低資源平均負荷;對話務量較低的區域采取調整或合並呼叫區的措施,來減少不同呼叫區之間的切換,提高係統效率;依據已準確標注的電子地圖找出呼叫區邊緣位置交錯的基站(CS),重新調整其基站控製器(CSC)的歸屬,減少交錯基站(CS)對通話過程中的影響;根據話務指標,調整某些基站(CS)的天線、或更換基站(CS)的類型,解決由於某些基站(CS)設置不合理帶來的通話過程中的異常現象。
3.2.1對高話務量和低話務量區域進行優化處理
根據采集提取的具體的話務數據,借助TMM分析工具,得到各呼叫區域PA話務量的分布狀況。
從分布狀況可以看出,鞍山ZXPCS係統網絡話務分布的忙閑區域,其中ANU9和ANU10最為繁忙,其呼入接受次數最大值超過40000次,而ANU15和ANU16則處於話務量低區。衡量呼叫區忙閑的指標是“最大呼入接受次數br小時”,根據通常經驗忙時每呼叫區內呼入次數不超過4000次,上表中除了PA20757和PA20777兩個呼叫區外,其餘PA內呼入次數都低於2000次,因此,在目前話務量分布的狀況下,可能會存在PA劃分得不合理的問題。有待於今後通過對一定時間內的數據分析,對於信道繁忙區域,查出繁忙基站,在其附近必須增加基站(CS)或對其進行“捆綁”來增加信道進行“補忙”,滿足高話務量的需求;而對於信道鬆閑的區域,可以適當擴大其呼叫區的範圍,即進行PA區的合並,以減少用戶在通話過程中的呼叫區之間的切換,降低切換率,提高係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