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網間接通率分析
網間話務是指不同電信用戶(或相同電信用戶使用不同運營商的業務)經過兩個以上電信網絡疏通的話務。隨著各電信運營商的產生,網間話務越來越多,但由於受維護體製、新興網絡設備的質量、設備製式、信號配合、協議流程等因素的影響,網間話務的接通率通常低於網內接通率。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期,固定電話網、移動電話網網內接通率能達到50%左右,而網間的接通率隻有30%左右。
網間接通率由於受各種因素的製約在一段時間內或長時間內低於網內接通率會成為一種現實,但隨著各運營商之間的精誠合作,在網絡建設、信號配合、規範協議等方麵的改進,網間接通率會得到逐步提高。
3.5超低接通率分析
除全網大話務量會對網絡造成較大的衝擊,接通率嚴重下降以外,也有一些局部異常話務對網絡運行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
3.5.1超忙熱線
2001年某月話務觀察發現:沈陽TSL2到部分市話彙接局每到晚忙時接通率急劇下降,部分方向接通率不到20%,在相同時段,沈陽TSHl、沈陽TSH3至這些市話彙接局接通率卻一直在60%左右,與沈陽TSL2相差近40個百分點,且忙時一過又會恢複正常。經觀察,是電台熱線影響所致,例如,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直撥間和都市之聲的三部電話,僅一個忙時的省內長途呼叫量就為600次,接通隻有7次,從而造成TSL2至整個彙接局的接通率大幅度下降。
類似的超忙熱線也時有發生,如每年的招生熱線及每月的雅思報名熱線,每到報名時期呼叫量驟增,對長途電話網絡的穩定運行及網絡接通率等指標產生較大影響。此類問題可通過采取話務控製的辦法得到緩解。
3.5.2異常呼叫
2001年8月末一段時間內,話務觀察發現沈陽TSH3、TSL2到沈陽T886的去話接通率為1%左右,沈陽分公司在TSH3交換機進行掛表觀察,發現主叫用戶為丹東移動公司,在TSL2掛表觀察,發現主叫用戶為葫蘆島移動公司,而被叫均為28115003(遼寧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30B+D),呼叫300多次均不通。經查是由於遼寧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將此30B+D作為備用傳計費通道,接口暫未開放。而丹東、葫蘆島移動公司在月末總是自動撥叫該號碼來傳計費,造成大量虛假試呼。後經丹東、葫蘆島與移動公司協商,問題得到解決。
3.6電路假閑分析
2001年10月16日早6~8時,省內A市與B市之間電路出現異常,具體情況是:A市到B市電路呈全部閉塞狀態,電路群接通率為零,話務經過沈陽轉接的二選路由疏通。但B市到A市電路的狀態為空閑狀態,話務仍首選狀態為空閑的直達電路,而A市端為鎖定狀態,B市話務不能通過直達路由疏通。因為B市話務首選直達,不斷的去占用顯示狀態為空閑的電路,既使A市鎖定,也不能選到經沈陽轉接的二選路由進行疏通。經查找,故障原因是由於A市與B市局間信令鏈路故障,後通過閉解恢複正常。此事件曆時時間較長,並且影響較大,此問題的產生,與S1240交換機電路BLOCK後無告警產生有較大的關係。麵對此類問題,可通過采取實時監視的辦法,使異常對網絡產生的影響降到更小。
以上僅為本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借鑒或一些幫助。網絡運行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隻有通過不斷的去發現,去解決,才能使電話網絡運行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用GISbrMlS平台開發通訊管網係統
李文義、石岩力、劉景瑞
(鞍鋼電訊廠114021)
摘要:GIS平台是集地理、圖形、數據、分析技術為一體,具有處理、管理和分析數據功能的信息係統。本文主要介紹我廠通訊管網管理GISbrMIS係統的結構框架、構建過程及應用效果,分析了該套係統的構建背景、組建原理及係統功能,並將該套係統與原先的管網管理模式進行比較,說明應用該套係統的優勢,並提出該套係統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GIS;GPS;MapInfo;圖元;DDE;
1.引言
鞍鋼電訊廠作為鞍鋼集團公司內的通訊企業,主營鞍鋼集團內部電話交換、數據網絡、視頻傳輸等業務。企業成立以來,我廠的管網管理以前一直依靠圖紙、技術人員、維護人員的經驗來進行運作。這樣一來,人為的因素在整個管網管理中起主要作用。這種圖紙式、經驗式的管理模式在早期的企業運作中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但隨著圖紙的分散管理、工程技術人員退休或離開企業,早期的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從前的管網管理模式已適應不了現代企業信息管理的步伐,勢必要被淘汰。為此,我廠投資建設一套微機化管理的管網管理係統來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從而使企業信息化管理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係統簡介
我廠新組建的管網管理係統采用GIS技術和數據庫技術,並采用CbrS(tbrSever)體係結構,將地圖信息與各種圖元信息結合起來,實現了圖元信息的直觀、高效,保證應用部門能夠高效地管理和使用。本係統結合GPS全球衛星定位係統,采用GPS定位儀對人孔井、管線、電柱、配線櫃進行精確定位,將圖元信息錄入電子地圖,從而準確、直觀地反映圖元的地理信息。電子地圖係統將圖元信息經過整理、計算自動生成位置、距離、麵積等數據,從而大量節省了人工的計算、繪圖等繁瑣的勞動,提高工作效率,間接為企業創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