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機械裝配及工藝機修裝配鉗工實際操作手冊(1 / 3)

(2)稱重法檢測。對被檢測對象用GB1922—1980規定的NY-120溶劑油進行清洗,使用前應過濾,用刷洗、衝洗等方法將被檢測對象清洗幹淨,然後收集全部帶有雜質的清洗液,對此清洗液用過濾裝置進行雜質過濾,過濾裝置的濾膜、濾網使用前要稱重,其後對帶有雜質的濾膜、濾網分別放入稱重瓶內進行烘幹,濾膜的烘幹溫度為(90±5)℃,濾網的烘幹溫度為(105±5)℃,烘幹時間不少於60min。

稱重瓶從烘幹箱中取出後,要放在幹燥器中冷卻,其時間不少於30min。冷卻後的稱重瓶用感量為萬分之一的分析天平進行稱重,其差值就是被檢測對象所含的雜質重量。此重量不超過規定指標即為合格。

機械裝配中的校正工作

校正工作的種類:

(1)裝配基準件或輔助基準件各個結合麵的直線度、平麵度等。

(2)零件間、部件間或零部件間的各種位置精度。

(3)配合副和運動副的尺寸間隙。

校正工作的內容:對零部件之間的形狀誤差(如直線度、平麵度)、位置誤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軸度、對稱度)、徑向跳動、端麵跳動和各種配合間隙,要進行測量和調整。

校正工作的程序:

(1)確定精度高、剛性好、修配量大又便於作測量基準的結合麵作為校正基準麵。

(2)進行基準麵和主要結合麵的直線度、平麵度、垂直度和水平位置的校正。

(3)從裝配基準麵開始,根據裝配工藝程序,對各組成環零件進行裝配,還要校正裝配後的實際位置誤差。

(4)對裝配後的旋轉件進行檢驗,並調整其回轉精度和徑向、端麵跳動以及軸向竄動誤差。

(5)根據要求的裝配精度,對實測誤差用調整法或修配法進行消除,然後複校裝配精度,直到合格。

二、裝配工藝

1.固定聯結的裝配

(1)螺紋聯結的裝配要求。

①螺栓杆部不應產生彎曲變形,螺栓底麵與被聯結件接觸良好。

②被聯結件應均勻受壓,互相緊密結合,聯結牢固。

③使用扭力扳手,用力應均勻,不得使用衝擊力。

④預緊力要適當,不應過大,亦不應過小。

⑤對固定或密封機件的成組螺栓,應先將全部螺母恰好擰貼零件後,應按螺栓的對稱方向,同時擰兩個螺栓,順序施加約1br3的預緊力,扭轉一遍以後,再施加約1br3的預緊力擰一遍,如此3~5遍,直至旋緊為止。

(2)螺釘、螺母的擰緊順序及要點。

①擰緊螺母的順序為1、2、3…

②在一般情況下,應首先緊一遍,約用預緊力的80%,然後擰緊。

③對重要和精密機件的擰緊,應反複預緊多遍,最後方可擰緊。

④鬆開順序應與擰緊順序相反。

(3)螺紋聯結件的防鬆方法與措施。

(2)稱重法檢測。對被檢測對象用GB1922—1980規定的NY-120溶劑油進行清洗,使用前應過濾,用刷洗、衝洗等方法將被檢測對象清洗幹淨,然後收集全部帶有雜質的清洗液,對此清洗液用過濾裝置進行雜質過濾,過濾裝置的濾膜、濾網使用前要稱重,其後對帶有雜質的濾膜、濾網分別放入稱重瓶內進行烘幹,濾膜的烘幹溫度為(90±5)℃,濾網的烘幹溫度為(105±5)℃,烘幹時間不少於60min。

稱重瓶從烘幹箱中取出後,要放在幹燥器中冷卻,其時間不少於30min。冷卻後的稱重瓶用感量為萬分之一的分析天平進行稱重,其差值就是被檢測對象所含的雜質重量。此重量不超過規定指標即為合格。

機械裝配中的校正工作

校正工作的種類:

(1)裝配基準件或輔助基準件各個結合麵的直線度、平麵度等。

(2)零件間、部件間或零部件間的各種位置精度。

(3)配合副和運動副的尺寸間隙。

校正工作的內容:對零部件之間的形狀誤差(如直線度、平麵度)、位置誤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軸度、對稱度)、徑向跳動、端麵跳動和各種配合間隙,要進行測量和調整。

校正工作的程序:

(1)確定精度高、剛性好、修配量大又便於作測量基準的結合麵作為校正基準麵。

(2)進行基準麵和主要結合麵的直線度、平麵度、垂直度和水平位置的校正。

(3)從裝配基準麵開始,根據裝配工藝程序,對各組成環零件進行裝配,還要校正裝配後的實際位置誤差。

(4)對裝配後的旋轉件進行檢驗,並調整其回轉精度和徑向、端麵跳動以及軸向竄動誤差。

(5)根據要求的裝配精度,對實測誤差用調整法或修配法進行消除,然後複校裝配精度,直到合格。

二、裝配工藝

1.固定聯結的裝配

(1)螺紋聯結的裝配要求。

①螺栓杆部不應產生彎曲變形,螺栓底麵與被聯結件接觸良好。

②被聯結件應均勻受壓,互相緊密結合,聯結牢固。

③使用扭力扳手,用力應均勻,不得使用衝擊力。

④預緊力要適當,不應過大,亦不應過小。

⑤對固定或密封機件的成組螺栓,應先將全部螺母恰好擰貼零件後,應按螺栓的對稱方向,同時擰兩個螺栓,順序施加約1br3的預緊力,扭轉一遍以後,再施加約1br3的預緊力擰一遍,如此3~5遍,直至旋緊為止。

(2)螺釘、螺母的擰緊順序及要點。

①擰緊螺母的順序為1、2、3…

②在一般情況下,應首先緊一遍,約用預緊力的80%,然後擰緊。

③對重要和精密機件的擰緊,應反複預緊多遍,最後方可擰緊。

④鬆開順序應與擰緊順序相反。

(3)螺紋聯結件的防鬆方法與措施。

摩擦力:靠壓平彈簧墊圈產生的彈力。結構簡單,但由於彈力不均,不十分可靠,多用於不十分重要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