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態習性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廣布世界溫帶、亞熱帶。生於池塘、湖泊岸邊淺水區,沼澤地或池子中。最適宜生長的溫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長。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中越冬。
(三)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即以分株繁殖為主,在早春(清明前後)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鍁將地下莖挖出,洗幹淨,去除老根、莖及枯葉枯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幹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
三、水生美人蕉a glauca
別名:佛裏達美人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屬多年生植物。
(一)形態特征
水生美人蕉為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株高1~2m;葉片長披針形,藍綠色;總狀花序頂生,多花;雄蕊瓣化;花徑大,約10cm;花呈黃色、紅色或粉紅色;溫帶地區花期4-10月,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年開花;地上部分在溫帶地區的冬季枯死,根狀莖進入休眠期,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終年常綠。水生美人蕉與美人蕉屬下其他種在形態和生物學特性上的最大區別是根狀莖細小,節間延長,耐水淹,在20cm深的水中能正常生長。
(二)生態習性
適應性強,喜光,怕強風,適宜於潮濕及淺水處生長,肥沃的土壤或沙質土壤都可生長良好。生長適宜溫度為15~28℃,低於10℃不利於生長。在原產地無休眠期,周年生長開花,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休眠。根莖需溫室保護越冬。
(三)繁殖方法
可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播種時間在3-4月於室內進行,播前需用鋼銼銼破種皮,用溫水浸泡1d,然後將種子撈出控幹水再播。無性繁殖用分割塊莖的辦法栽植。3-4月取出土中塊莖,清除雜物,用鐵鍬或快刀進行分割,每個塊莖具2~3個健壯的芽子,作繁殖材料。
四、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別名:水柳、水枝柳、水枝棉等,千屈菜科千屈菜屬。
(一)形態特征
高30~100cm,全體具柔毛,有時無毛。莖直立,多分枝,有四千棱。葉對生或3片輪生,狹披針形,長4~6cm,寬8~15mm,先端稍鈍或短尖,基部圓或心形,有時稍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兩性,數朵簇生於葉狀苞片腋內;花萼筒狀,長6~8mm,外具12條縱棱,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線形,長於花萼裂片,約1.5~2mm;花瓣6,紫紅色,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長6短;子房無柄,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蒴果橢圓形,全包於萼內,成熟時2瓣裂;種子多數,細小。花期7-8月。
(二)生態習性
千屈菜原產歐洲和亞洲暖溫帶,因此喜溫暖及光照充足、通風好的環境,喜水濕,我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長在沼澤地、水旁濕地和河邊溝邊。現各地廣泛栽培。比較耐寒,在我國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淺水中栽培長勢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土質肥沃的塘泥基質中花豔,長勢強壯。
(二)生態習性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廣布世界溫帶、亞熱帶。生於池塘、湖泊岸邊淺水區,沼澤地或池子中。最適宜生長的溫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長。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中越冬。
(三)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即以分株繁殖為主,在早春(清明前後)或生長期內進行。用鐵鍁將地下莖挖出,洗幹淨,去除老根、莖及枯葉枯莖,再用快刀將地下莖切成若幹塊狀,每塊保留3~4個新芽,進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