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學習單元18:再力花、梭魚草、黃花鳶尾(2 / 2)

由於栽植容器的基質營養條件有限,人工追肥是成了管理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並且,追肥次數要明顯多於露地生產管理,施肥基本原則是“薄肥勤施”,肥料的種類一般以無機肥為主。

學習案例2:梭魚草Pontederia cordata

別名:北美梭魚草、海壽花等,為雨久花科梭魚草屬。

一、形態特征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地下莖粗壯,黃褐色,有芽眼,地莖葉叢生,株高80~150cm。葉柄綠色,圓筒形,橫切斷麵具膜質物。葉片光滑,呈橄欖色,倒卵狀披針形。葉基生廣心形,端部漸尖。穗狀花序頂生,長5~20cm,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藍紫色帶黃斑點,直徑約10mm左右,花被裂片6枚,近圓形,裂片基部連接為筒狀。果實初期綠色,成熟後褐色;果皮堅硬,種子橢圓形,直徑1~2mm。花果期5-10月。

二、生態習性

原產北美,現我國亦有分布。喜溫、喜陽、喜肥、喜濕、怕風不耐寒,靜水及水流緩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長,適宜在20cm以下的淺水中生長,適溫15~30℃,越冬溫度不宜低於5℃,梭魚草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條件適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時間內覆蓋大片水域。

三、繁殖方法

采用分株法和種子繁殖,分株可在春夏兩季進行,自植株基部切開即可;種子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種子發芽溫度需保持在25℃左右。

四、栽培要點

盆栽梭魚草由於開花觀賞期長,生長期水肥消耗也多,所以管理重點首先是施肥;除基肥外,一般10d左右施肥一次,“薄肥勤施”也即“少量多餐”是其原則。生長期不能缺水,同時要注意雜草的清理與病蟲防治。冬季則需將地上部分殘體清除。

學習案例3:黃花鳶尾Iris pudacorus

別名:黃菖蒲,係鳶尾科鳶尾屬。



一、形態特征

根莖粗壯,斜伸;須根黃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基生;葉片寬條形,長25~55cm,寬5~8mm,先端漸尖,有3~5條不明顯的縱脈。花莖中空,高50~60cm,有1~2枚莖生葉;苞葉3枚,披針形,長6~9cm,寬0.8~1cm,先端長漸尖,中脈明顯,內含2朵花;花黃色,直徑6~7cm;花便細,長3~11cm;花被管長0.5~1.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具紫褐色的條紋及斑點,兩側邊緣有紫褐色耳狀突起物,內花被裂片倒披針形,花盛開時向外傾斜;雄蕊3,花藥與花絲近等長;花柱分枝深黃色,先端裂片有疏牙齒,子房綠色。蒴果橢圓狀柱形,長3~6cm,直徑達2cm,6條肋明顯,無喙;種子棕褐色,扁平,半圓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二、生態習性

原產南歐、西亞及北非等地,適應性強,在15~35℃溫度下均能生長良好,10℃以下時植株停止生長。耐寒。喜水濕,能在水畔和淺水中正常生長,也耐幹燥。喜含石灰質弱堿性土壤。

三、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3-4月盆播,發芽適溫18~21℃,播後15~20d發芽,苗高5~6cm時移栽。分株繁殖:可在春、秋季或花後進行,將母株根莖挖起,用利刀切開,每段根莖須帶芽頭,栽植時盡量讓芽露出地麵。

四、栽培要點

施足基肥,生長期土壤保持較高濕度,尤其是花期,根部需生長在水中,以水深5~7cm為宜。生長期施肥3~4次,並注意清除雜草和枯黃葉。夏季高溫,應經常向葉麵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使苗壯葉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