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針灸治療損美性五官科疾病(三)(1 / 3)

【其他療法】

推拿療法:操作部位以局部為主,患者取坐位,醫者在患側胸鎖乳突肌先施推揉法,再用拇指、食指、中指由上向下拿揉數次,然後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患者頭頂,使患者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逐漸拉長患側胸鎖乳突肌,反複進行數次,最後再次推揉患側胸鎖乳突肌。

【現代研究】

1、湖北武漢市中心醫院采用三聯手術的治療方法治療痙攣性斜頸,療效顯著。三聯手術的組成包括:頸背神經1~6後支切斷,頸部副神經切斷及肌切斷。凡是符合旋轉型、側屈型痙攣性斜頸經藥物治療1年無效,病情穩定;采用肉毒素A(Botalinum)治療最後一針4個月後;頸肌嚴重痙攣的扭轉痙攣,使用此術式。具體方法:旋轉型——切斷頦旋向側的頸脊神經1~6後支;切斷頦旋向側的夾肌;切斷對側頸部副神經。若為側屈型——切斷屈側的頸脊神經1~6後支;切斷屈側夾肌肩胛提肌;切斷屈側副神經,進行此手術病人在全麻氣管插管下,先作枕項部切口,行肌及頸脊神經後支切斷,次作頸副神經切斷。經手術治療後旋轉型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36歲。優18例(69%),良7例(27%),進步1例(4%);側屈型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齡37歲。優4例(67%),良2例(33%)。術後優良病人頭異常運動消除,頭的各個方向生理運動恢複,除術側枕部感覺麻木外,不留任何後遺症、一部分旋轉型病人由於術前頭長期處於異常姿位、動眼、前庭功能失去了平衡和對側旋頭肌長期廢用萎縮,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術後近期表現有若幹角度非痙攣性偏斜,可通過對拮抗肌的再訓練康複。

2、焦紅波等取啞門、風池、天柱、肩中俞、天宗、列缺、陽陵泉等穴,快速進針,平補平瀉,不留針。再施以推拿療法,患兒取仰臥位,醫者用分筋理筋法施術於患側胸鎖乳突肌攣縮處推拿6次,醫者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頭頂,使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傾斜,逐漸拉長患側的胸鎖乳突肌;然後,醫者用雙手托住患兒頭部輕輕向上牽引3次,按摩肩中俞、大杼、天宗、陽陵泉等穴;最後用輕微的手法鬆解胸鎖乳突肌。針刺與推拿交替治療,即第一次針刺,第二次推拿,第三次針刺,以此類推,每日1次,共7次為1療程。如果患兒斜頸未愈,休息7天後再繼續治療。結果50例小兒肌性斜頸患者,臨床治愈40例,治愈率為80%;顯效6例,顯效率為12%;有效3例,有效率6%;無效1例,無效率為2%。總有效率為98%。

3、王雲海采用按摩方法,推拿患側上肢外側,由遠端推向頸部,5~7遍;按揉、提捏、彈患側胸鎖乳突肌,重點在胸鎖乳突肌的起止部,腫塊或攣縮處;向健側側屈頸項約5~7次,向患側旋轉頸項5~7次,並將頸向上拔伸3~4次。隔日推拿1次,每次15~20分鍾,20次為1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3個療程後,治愈34例,好轉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2%。

【其他療法】

推拿療法:操作部位以局部為主,患者取坐位,醫者在患側胸鎖乳突肌先施推揉法,再用拇指、食指、中指由上向下拿揉數次,然後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患者頭頂,使患者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逐漸拉長患側胸鎖乳突肌,反複進行數次,最後再次推揉患側胸鎖乳突肌。

【現代研究】

1、湖北武漢市中心醫院采用三聯手術的治療方法治療痙攣性斜頸,療效顯著。三聯手術的組成包括:頸背神經1~6後支切斷,頸部副神經切斷及肌切斷。凡是符合旋轉型、側屈型痙攣性斜頸經藥物治療1年無效,病情穩定;采用肉毒素A(Botalinum)治療最後一針4個月後;頸肌嚴重痙攣的扭轉痙攣,使用此術式。具體方法:旋轉型——切斷頦旋向側的頸脊神經1~6後支;切斷頦旋向側的夾肌;切斷對側頸部副神經。若為側屈型——切斷屈側的頸脊神經1~6後支;切斷屈側夾肌肩胛提肌;切斷屈側副神經,進行此手術病人在全麻氣管插管下,先作枕項部切口,行肌及頸脊神經後支切斷,次作頸副神經切斷。經手術治療後旋轉型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36歲。優18例(69%),良7例(27%),進步1例(4%);側屈型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齡37歲。優4例(67%),良2例(33%)。術後優良病人頭異常運動消除,頭的各個方向生理運動恢複,除術側枕部感覺麻木外,不留任何後遺症、一部分旋轉型病人由於術前頭長期處於異常姿位、動眼、前庭功能失去了平衡和對側旋頭肌長期廢用萎縮,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術後近期表現有若幹角度非痙攣性偏斜,可通過對拮抗肌的再訓練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