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臨床症狀
豬對旋毛蟲寄生有很大耐受力,少量感染時無症狀。嚴重感染時,通常在3~5天後體溫升高,腹瀉,腹痛,有時嘔吐,食欲減退,後肢麻痹,長期臥睡不起,呼吸減弱,發聲嘶啞,有的眼瞼和四肢水腫,肌肉發癢,疼痛,有的發生強直性肌肉痙攣,死亡很多,多於4~6周後康複。
⑶病理變化
成蟲引起腸黏膜損傷,有出血、黏液增加,幼蟲引起肌纖維紡錘狀擴展,隨著幼蟲發育和生長,其周圍逐漸形成包囊,病久後包囊鈣化。
⑷防治措施
①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改散養方式為圈養方式,搞好豬場的清潔衛生,防止豬吃患病動物的屍體、糞便和內髒,禁止用未經處理的泔水及肉屑喂豬。加強豬場內滅鼠工作。
②加強屠宰場及集市肉品的獸醫衛生檢驗,嚴格按《肉品衛生檢驗試規程》處理帶蟲肉(高溫、加工、工業用或銷毀)。
③提倡熟食,改變生食肉類的習慣,對製作的一些半熟風味食品的肉類要做好檢查工作。廚房用具應生、熟分開,不能混用,並注意經常清洗和消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寄生蟲病的感染。
④治療:噻苯咪唑,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1次口服,連用5~10天;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100毫克,1次口服,連用5~7天。
20.豬疥癬病
⑴流行特點
疥蟎成蟲呈灰白色或略帶黃色,外形橢圓,形似蜘蛛,有4對足,在足的末端有吸盤或剛毛。蟲體很小,肉眼很難看到,蟲卵呈橢圓形。疥蟎在潮濕、寒冷環境中生命力強,而對幹燥、溫暖及陽光直射抵抗力很弱。
本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但以仔豬多發。感染發病沒有季節性,但秋、冬、春季發病較多,夏季發病較少。帶蟎豬是主要傳染源,健康豬通過與患豬直接接觸或接觸被汙染的欄杆、用具、雜物等而感染。飼養管理條件差或衛生條件差的豬場都會有本病的發生。
疥蟎蟲在豬皮膚內打隧道寄生,以淋巴液和組織漿液為食,並在洞內產卵繁殖後代。一個雌蟲每天產卵1~2個。蟲卵經過3~4天卵化成幼蟲,再過2~3天變成若蟲,若蟲再經過3~4天發育成蟲。性成熟的雌蟲與雄蟲交配,雌蟲在3~4天後開始產卵。豬疥蟎蟲從蟲卵發育至成蟲,大約需要15天時間。
⑵臨床症狀
患豬的病變主要發生在皮膚細薄、體毛較少的頭頸、肩胛等部位。大部分先發生在頭部,特別是眼睛周圍,嚴重時可蔓延至腹部、四肢乃至全身。由於疥蟎蟲的口器刺入皮下吸食淋巴液和組織漿,患部開始發紅,局部發炎,瘙癢,經常在牆角、豬欄等粗糙處摩擦。數日後皮膚上出現小結節,隨後破潰,結成痂皮,體毛脫落。病情嚴重時出現皮膚幹裂,食欲減退,生長停滯,逐漸消瘦,甚至引起死亡。
⑵臨床症狀
豬對旋毛蟲寄生有很大耐受力,少量感染時無症狀。嚴重感染時,通常在3~5天後體溫升高,腹瀉,腹痛,有時嘔吐,食欲減退,後肢麻痹,長期臥睡不起,呼吸減弱,發聲嘶啞,有的眼瞼和四肢水腫,肌肉發癢,疼痛,有的發生強直性肌肉痙攣,死亡很多,多於4~6周後康複。
⑶病理變化
成蟲引起腸黏膜損傷,有出血、黏液增加,幼蟲引起肌纖維紡錘狀擴展,隨著幼蟲發育和生長,其周圍逐漸形成包囊,病久後包囊鈣化。
⑷防治措施
①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改散養方式為圈養方式,搞好豬場的清潔衛生,防止豬吃患病動物的屍體、糞便和內髒,禁止用未經處理的泔水及肉屑喂豬。加強豬場內滅鼠工作。
②加強屠宰場及集市肉品的獸醫衛生檢驗,嚴格按《肉品衛生檢驗試規程》處理帶蟲肉(高溫、加工、工業用或銷毀)。
③提倡熟食,改變生食肉類的習慣,對製作的一些半熟風味食品的肉類要做好檢查工作。廚房用具應生、熟分開,不能混用,並注意經常清洗和消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寄生蟲病的感染。
④治療:噻苯咪唑,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1次口服,連用5~10天;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100毫克,1次口服,連用5~7天。
20.豬疥癬病
⑴流行特點
疥蟎成蟲呈灰白色或略帶黃色,外形橢圓,形似蜘蛛,有4對足,在足的末端有吸盤或剛毛。蟲體很小,肉眼很難看到,蟲卵呈橢圓形。疥蟎在潮濕、寒冷環境中生命力強,而對幹燥、溫暖及陽光直射抵抗力很弱。
本病各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但以仔豬多發。感染發病沒有季節性,但秋、冬、春季發病較多,夏季發病較少。帶蟎豬是主要傳染源,健康豬通過與患豬直接接觸或接觸被汙染的欄杆、用具、雜物等而感染。飼養管理條件差或衛生條件差的豬場都會有本病的發生。
疥蟎蟲在豬皮膚內打隧道寄生,以淋巴液和組織漿液為食,並在洞內產卵繁殖後代。一個雌蟲每天產卵1~2個。蟲卵經過3~4天卵化成幼蟲,再過2~3天變成若蟲,若蟲再經過3~4天發育成蟲。性成熟的雌蟲與雄蟲交配,雌蟲在3~4天後開始產卵。豬疥蟎蟲從蟲卵發育至成蟲,大約需要15天時間。
⑵臨床症狀
患豬的病變主要發生在皮膚細薄、體毛較少的頭頸、肩胛等部位。大部分先發生在頭部,特別是眼睛周圍,嚴重時可蔓延至腹部、四肢乃至全身。由於疥蟎蟲的口器刺入皮下吸食淋巴液和組織漿,患部開始發紅,局部發炎,瘙癢,經常在牆角、豬欄等粗糙處摩擦。數日後皮膚上出現小結節,隨後破潰,結成痂皮,體毛脫落。病情嚴重時出現皮膚幹裂,食欲減退,生長停滯,逐漸消瘦,甚至引起死亡。
⑶防治措施
①要保持圈舍通風透光、幹燥清潔,冬春季節勤換墊草。
②豬群不能過於擁擠,定期消毒圈欄、用具等。
③新引進的豬應仔細檢查,確定無蟎才能合群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