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種密度不能過大,每平方米排種量以20~25公斤為宜。為確保兩茬苗栽完大田,每畝用種量不少於75公斤。
3.苗床管理
培育壯苗是苗床管理的核心。管理上要綜合運用光、熱、水、氣、肥各要素,完成育苗任務,總體上要把握“以催為主、以控為輔,促控結合、以苗定管”的原則。
(1)溫度調控
溫度是甘薯育苗期間關鍵條件。火炕和溫床育苗應以控溫為重點,育苗期的控溫一般分三個階段,主要是前期高溫催芽、中期控溫促苗和後期低溫煉苗。為準確反映苗床溫度,應分別在苗床中間、兩頭、兩側設置測溫點,將校正後的溫度計插入床土中間進行觀測,一般情況下,早、中、晚應各測一次,火炕育苗在加溫前後均應測量,蓋膜苗床要特別注意中午前後的膜內溫度變化。
前期高溫催芽階段主要以催為主。種薯排放前,苗床應加溫到30℃左右,排薯後繼續提高苗床溫度到35℃,並保持3~4天,之後床溫要維持在32~35℃範圍內,促進催芽、傷口愈合,減少病菌感染,當溫度低於28℃時,要采取措施,提高苗床溫度。
中期控溫促苗階段既要促進生長又要控製生長過快。從薯苗出齊到采苗前3~4天,要適當降低苗床溫度,前期要控製在不低於30℃,之後逐漸控製到後期並穩定在25℃左右,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達到催苗與控苗相結合,也為低溫煉苗做準備。
後期低溫煉苗階段主要是鍛煉幼苗的適應能力。當接近大田移栽前3~4天,停止苗床加溫,晝揭夜蓋棚膜,使床溫降到接近自然溫度,進行煉苗,提高薯苗適應自然氣候的能力和成活率。
(2)水肥管理
床土水分含量是調節苗床環境的重要因素。種薯排放後,撒一層肥沃的細砂土即可上水,最好用40℃左右溫水澆透床土,以每平方米澆水25公斤為宜,上足水後再覆蓋一層細砂土,不宜過厚。出苗前,一般不要澆水,以利催芽、出苗和防病,如需要可澆小水。出苗後、煉苗前要澆一次大水,之間要視薯苗生長和床土墒情,要適當澆水,做到勤澆、勻澆,保證苗床高溫期不缺水,低溫期水不多,經常保持床土上幹下濕的狀態。采過一茬苗後要立即澆一次水,但在采苗前2~3天,不要澆水。釀熱式育苗水分管理以澆透床土為原則,水量要少,次數要多。
值得注意的是,苗床前期澆水時間以上午為好,可避免夜裏床溫過低。育苗後期,可在午後澆水,防止夜間床溫過高。
火炕和溫床育苗,排種密度大,出苗多,養分消耗大,應在采苗後結合澆水追肥一次,露地育苗可采用分次追肥。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可配以磷、鉀肥,直接撒施或兌水噴施均可。用量可按每平方米一般不超過250克尿素計算。追肥時間應選擇苗葉上無露水的時候進行,發現葉片上殘留肥料,要及時打落,以免燒苗。
排種密度不能過大,每平方米排種量以20~25公斤為宜。為確保兩茬苗栽完大田,每畝用種量不少於75公斤。
3.苗床管理
培育壯苗是苗床管理的核心。管理上要綜合運用光、熱、水、氣、肥各要素,完成育苗任務,總體上要把握“以催為主、以控為輔,促控結合、以苗定管”的原則。
(1)溫度調控
溫度是甘薯育苗期間關鍵條件。火炕和溫床育苗應以控溫為重點,育苗期的控溫一般分三個階段,主要是前期高溫催芽、中期控溫促苗和後期低溫煉苗。為準確反映苗床溫度,應分別在苗床中間、兩頭、兩側設置測溫點,將校正後的溫度計插入床土中間進行觀測,一般情況下,早、中、晚應各測一次,火炕育苗在加溫前後均應測量,蓋膜苗床要特別注意中午前後的膜內溫度變化。
前期高溫催芽階段主要以催為主。種薯排放前,苗床應加溫到30℃左右,排薯後繼續提高苗床溫度到35℃,並保持3~4天,之後床溫要維持在32~35℃範圍內,促進催芽、傷口愈合,減少病菌感染,當溫度低於28℃時,要采取措施,提高苗床溫度。
中期控溫促苗階段既要促進生長又要控製生長過快。從薯苗出齊到采苗前3~4天,要適當降低苗床溫度,前期要控製在不低於30℃,之後逐漸控製到後期並穩定在25℃左右,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達到催苗與控苗相結合,也為低溫煉苗做準備。
後期低溫煉苗階段主要是鍛煉幼苗的適應能力。當接近大田移栽前3~4天,停止苗床加溫,晝揭夜蓋棚膜,使床溫降到接近自然溫度,進行煉苗,提高薯苗適應自然氣候的能力和成活率。
(2)水肥管理
床土水分含量是調節苗床環境的重要因素。種薯排放後,撒一層肥沃的細砂土即可上水,最好用40℃左右溫水澆透床土,以每平方米澆水25公斤為宜,上足水後再覆蓋一層細砂土,不宜過厚。出苗前,一般不要澆水,以利催芽、出苗和防病,如需要可澆小水。出苗後、煉苗前要澆一次大水,之間要視薯苗生長和床土墒情,要適當澆水,做到勤澆、勻澆,保證苗床高溫期不缺水,低溫期水不多,經常保持床土上幹下濕的狀態。采過一茬苗後要立即澆一次水,但在采苗前2~3天,不要澆水。釀熱式育苗水分管理以澆透床土為原則,水量要少,次數要多。
值得注意的是,苗床前期澆水時間以上午為好,可避免夜裏床溫過低。育苗後期,可在午後澆水,防止夜間床溫過高。
火炕和溫床育苗,排種密度大,出苗多,養分消耗大,應在采苗後結合澆水追肥一次,露地育苗可采用分次追肥。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可配以磷、鉀肥,直接撒施或兌水噴施均可。用量可按每平方米一般不超過250克尿素計算。追肥時間應選擇苗葉上無露水的時候進行,發現葉片上殘留肥料,要及時打落,以免燒苗。
(3)通風透光
通風透光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條件。薯苗出齊以前是在高溫高濕遮光的環境裏生長發育,組織脆嫩,經不住突然的風吹日曬,一遇高溫、強光、大風就會發生幹尖現象。待薯苗出齊後,選擇晴暖天氣,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適當打開通氣孔或揭開苗床兩頭棚膜通風,采苗前3~4天後,可采取晝揭夜蓋的辦法,達到通風、透光、煉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