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無數的篇章歌頌著一夜間破繭成蝶展翅飛翔華容綻放的奇妙瞬間,然而對於青少年來說,這種從童年期到成年期的蛻變,卻不是瞬間能夠完成的事情,這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時期,甚至不知道這種“漫長”從何開始,又將何時結束。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曆過或即將經曆抑或正在經曆這一時期,這個時期有著前所未有的快樂,同時也有著莫名的寂寞和悲傷。我們的家長和孩子們一樣,都常常誤以為我們已經知道並可以控製這個人生特殊時期將會的一切,但事實上,卻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有為這個時期的每一個經曆和感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猶如坐在過山車上,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些什麼。
作為國內最早開設12355青少年心理和法律谘詢熱線的公益服務機構,我們成立五年來,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數十萬計的與青少年成長相關的心理和法律谘詢熱線,其中有青少年自己來電谘詢的,也有家長來電訴說困惑的,谘詢內容不乏親子關係、考試壓力、異性交往、網癮、人生規劃等林林總總的問題,從對來電案例分析和跟蹤過程中,我們切實感受到青少年問題在不斷朝著多元化、複雜化方向發展,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多都和青少年所處的家庭有著必然的聯係。
平日裏,我們經常開玩笑說,這個時代有太多的證需要我們去考、去辦,但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個證件:家長證。我們做家長的都是“無證上崗”,沒有彩排,也沒有重播,我們從自己父母那裏習得的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以及通過網絡、書籍等各種途徑學到的教育方法,全部試驗在我們的孩子們的身上,在孩子童年期的時候,也許並不能明顯的感知到孩子對我們“這一套”是接受還是拒絕,但是當孩子跨入“青少年”行列之後,突如其來的無助、困惑、無奈甚至是悲傷的感覺,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的孩子們突然像脫了韁的野馬,不在我們的控製範圍之內了。這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突然開始自問,這是怎麼了?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怎麼做才能有所改變?在我們因“家有青少年”而焦頭爛額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去觀察這一時期孩子們正在經曆和發生些什麼,試著體驗孩子們的感受,聆聽一下孩子們的心聲,和孩子們共同應對和享受這個特殊的時期,也許當您嚐試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祝願家長們能夠珍惜家庭這個美好的環境,一起陪伴孩子享受成長的快樂。
12355北京市青少年服務台 台長
薑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