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方,盥梅除核一個,合好春茶末,用醋湯調服。
轉筋泄瀉,陳艾、木瓜二味水煎,入醋少許,盥一撚服之。
一方,吳茱萸三錢重,同艾煎湯一碗半,分作三服,即效。又如藥不便,隻用艾葉、生薑煨,同煎熱服。
攪腸沙證,發即腹痛難忍,但陰沙腹痛而手足冷,看其身上紅點,以燈草蘸油點火燒之。陽沙則腹痛而手足暖,以針刺十指背近爪甲處一分半許即動,爪甲而指背皮肉動處血出即安。仍先自兩臂捋下其惡血,令聚指頭出血為好。又痛不可忍,須叟能令人死,古方名乾霍亂,急用鹽一兩,熱湯調灌入病人口中,鹽氣到腹即定。又將石沙炒令赤色,冷水淬之良久,澄清水一二合服。
又方,陳樟木、陳皮、陳壁土各等分,水濃煎去渣,連進三四服即安。
治霍亂吐瀉,諸藥不納。
緑豆胡椒各四十九粒
右二味研碎,水煎服。如渴甚,研為細末,新及井水調服,其效如神。
又霍亂洞瀉不止。
右新艾一把,水二碗,煎一碗,頓服。若無新艾,舊艾葉濃煎湯服。
又方,木瓜一兩茱萸半兩,湯泡七次茴香二錢甘草二錢
右剉,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三片,紫蘇十葉煎,空心服。
治癰疽發背初生灸法,累試有驗。
凡人初覺癰疽背發,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疽頭處。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安在頭上,用火艾壯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研成膏,作餅子鋪瘡頭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赤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片,如前灸法洽之,次日去痂,膿自潰已。
竹筒吸毒方,諸般惡瘡並治。苦竹長一二寸,用頭節妙,刮去青皮似紙薄為佳,其大小隨瘡斟酌,應毒瘡初發時用。
白蒺藜蒼木烏桕皮厚樸各五錢重
右四味?咀,用水一銚,同前竹同煎煮,以藥捋乾為度,乘竹筒熱,以手按之於瘡上。頃之其筒自枯在瘡上,不必手按也。仍更用前藥分兩,再煮一筒,候前竹筒冷,以手拔去,再換熱者如前法,其膿自吸入筒中,而瘡愈矣。
十宣散,治癰疽。
凡癰疽皆由氣血凝滯,風毒壅結,此藥發散風邪,流行氣血,排膿止痛,生肌長肉,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五毒不試,而坐收功效。許學士雲:昔有若背瘍者,諸藥不痊,乃用此方,熱酒一升,下藥五六錢,少頃頓減七分,數服後瘡潰膿出,半月瘡口遂合。又有婦人股間腫如碗,服此而安。又有腦發者,服藥醉飲袞臥,醒而病去,但選藥精妙,服藥貴多,服至瘡口合更服,所以補前損、杜後患。不飲者,濃煎木香湯調下亦可。仍略用酒為佳,藥品於後。
人參用新羅者,去蘆,細剉焙當歸川中大如馬尾者,凈洗到焙乾黃蓍用綿者,如箭竿長尺餘不開叉者,凈洗寸切,槌碎,擘如絲狀,鹽湯浸透,微火炙酥,再到川芎好者,凈洗切焙乾防風新香者,洗切焙厚樸厚而紫者,去粗皮,薑汁淹一宿,炒焙甘草桔梗有心味苦者,洗去蘆,切焙白芷桂用卷薄者,去粗皮,不見火。
右十味,取凈極乾方秤,人參、當歸、黃曹各二兩,餘七味各一兩,除桂外一處為末,入桂令勻,每服三錢加至五六錢。桂須多買,取凈末秤。凡信心精合,多服必效。
黃蠟圓,治發背癰疽,諸般惡瘡,皆效。有人遍身生瘡如蛇頭狀,服之亦效。
右白礬不拘多少,生用為末,每礬一兩重,用黃蠟七錢重,溶開出火,傾入礬末,和勻,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不拘時,米湯或溫熟水吞下。如未破則內消,已破則便合,不過十數服必效。如因服金石藥毒所致,亦宜服此。又隻吃白礬末一二十匙,以溫湯嚥下亦效。黃蠟須是山蠟,色黃者為佳。不動臟腑,止疼痛,不問老少虛弱,皆可服之,大能護膜救心,防熱毒內攻令人危困,妙難盡述。
柞木飲子,治發背癰疽,已成未成,並宜服之。藥簡而賤,便於救貧。
乾柞木葉四兩重乾荷葉心蒂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四味各一兩重
右剉為散,每服半兩,水二碗,煎至半碗,分作二服服之,早晚常進,病愈為度。成膿者自潰,未成者自消,忌一切毒食。
又治癰疽,鷄籠櫻葉研爛,入盥少許,傅之留出癰貲立效。
治瘰不問已破未破,用烏鷄子頂上開竅,攪青黃勻,卻以錢繫班貓一個,去頭翅足,入鷄子中,紙糊蓋之,飯上蒸熟,剝去殼,去貓,空心吃鷄子,一日一個,以瘥為度。
又方,不蛀皂角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櫚裹之,縛定,於厠坑內浸一月取出,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切不可用死水浸,去棕曬乾,不可焙,搗羅為末。每皂角末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蠍七個,研細拌勻,每服二錢,溫酒或湯飲任調服之,不過二三兩重即安。
治疔瘡,凡疔瘡不破,財毒入腸胃不治。
右用蟬蛻一味,為末,蜜水調半碗,飲之,及用其末津唾調塗瘡上,瘡口自潰。
一方,烏梅三四個,取肉打爛,以絹片緊縛在瘡上,卻將菊花及根苗擂酒飲之,不飲酒者用湯,次日晚拔去烏梅自潰。
又方,生蜜與隔年蔥一處研膏,先刺破,後上藥,用帛縛住,如人行五裏久,覺疔出後,以熱醋湯洗去。
治臁瘡,血蠍一味,研末,傅瘡上,以乾為度。
一方,穀丹、無名異細研,清油調搽,濕則乾傅其上。
又秘方,窯竈內黃土累經燒過者,研細,入黃柏、赤石脂、黃丹、輕粉末拌勻,清油調,油絹盛藥貼瘡上,外以布絹縛定,其瘡縱癢,不可以手開動,直至數十日後瘡愈去之。
治疰瘡、疥瘡,雄黃、硫黃、黃連、蛇床子、剪刀草焙乾。
右等分為末,用巴豆七粒,麻油煎巴黑為度,去豆,候油冷入好輕粉,用前藥末調塗之。
合掌散,治諸般疥癩瘡。
馬兜鈴子一兩半,生為末白礬二錢半硫黃三錢,二味別研
右以清油勻調塗手上,搓熱嗬之,以鼻嗅翕其氣,其瘡自安。
治惡瘡腫如梅李小豆者,用:
吳茱萸一兩小蒜二兩
右研合傅之,日三換,以好為度。
治多年瘡口不乾,冬瓜葉焙研末貼,累效。
治奶癰,蛇蛻一錢,燒灰,甘草半錢,炙為末,溫酒調下。如已破,用前藥以生油塗。
一方,皂角燒灰,蚌粉,二味和勻,酒調服,仍用手揉散之。
一方,收五月五日粽箸燒灰,調酒服即散,累有效。
又方,馬鞭草酒擂,炒如椎碎,薑一塊,帶熱服一二碗,就以滓烚患處。
治水衡瘡,梔子一個,去禳,入白礬一塊於內,火中燒之,連殼礬為末,塗瘡上,仍先用水洗今糝藥。
治疳瘡,爐乾石火煆醋淬為末,油調搽,加香茶孩兒泥尤妙。
一方,生銀杏槌碎搽。亦可治陰虱。
一方,黃柏、鷄子清和炒三五次,為末,清油調搽,濕則乾糝。
又方,橄欖一個,全用,燒灰油調搽。
治一切頭上瘡,熟煮鷄子黃,炒令油出,以油將輕粉和勻傅之。
一方,平胃散一貼,入輕粉,清油調傅之。
治口瘡,甘草、白礬等分為末,噙化。又研吳茱萸,醋調塗腳心。
又方,五陪子為末糝之。
又方,治三焦有熱,口舌生瘡,疼痛不可忍者用。
右以樸硝、五味子、滑石、黃檗蜜炙、白礬枯、黃丹炒、寒水石煆、玄胡索等分為末,糝瘡上,良久立愈。
治諸腫毒癰疽,已潰令愈,未潰令消用。
右用草烏一味,為細末,井花水調塗腫處,留瘡頭勿塗,破者不可塗瘡口,或加芙蓉葉尤妙。
治腎風,陰囊癢,手又白。
右用猜豬包,火炙令熟,空心吃,盥酒嚥。又用糯草將皂角在草內燒煙薰之,十餘遍即愈,吃藥可服清心蓮子飲。
治纏蛇丹,竈心土乾研,清油調塗。
一方,糯米粉和鹽同嚼,唾患處。
一方,上繡鐵丁磨水搽。
又方,馬蘭丹草擂醋搽之,即痊。
蛇頭指痛不可忍,臭不可聞。
右用蜈蚣一條,焙乾為末豬膽汁調搽。
又方,黑豆生用為末,卻將黃梔子殼一個,納豆末於內,籠縛在指頭上,即安。
戀眉瘡,豬腿筒骨五根或七根,生打開取髓,入銅姚溶,卻旋旋隨多少入白膠香末,攪勻成膏為則,取出,於新磚上去火毒一時,研末,入輕粉,隨骨數幾貼,油調搽,濕財乾糝。
治咽喉,用川升麻一兩重,煎水一碗,口含一時許,卻吞下,三服愈。
又方,用白礬枯訖,置地上少時,出火毒,以口噙化妙。
治纏喉風,肥皂角一條,去子細剉,用清水一大盞,浸研絞取濃汁,入生麻一呷,筋攪勻,頓服,以鵝毛頻攪咽中,吐涎為度,然後用解散風毒藥治之。
又方,白藥磨醋噙,吐出毒涎妙。
治重舌,白礬生、穀丹飛過、五陪子為末,用蜜調塗舌上,少頃用水嗽之,再塗,以安為度。
又方,蒲黃少許,搽舌上即消。
治舌腫硬閉塞悶亂,百草霜、食盥等分,井花水調塗舌上愈。
又治喉閉重舌,樸消、白礬為末,糝入口中。
又用好醋磨膽礬,噙吐涎妙。
治反胃,反胃之疾,十有九死,非藥不效,良因輒強以食,或飲以羹湯,是速其吐,今得其說,不強以食,絕其羹湯,先投來復丹暑藥,知其非伏暑證;遂投養正靈砂之類,饑則以飯炒香;乾啖之,一點湯水亦不與,三日後竟不復吐,飲食如初,治方用。
右以甘蔗搗汁七升,生薑搗汁一升,打和分作三服。
一方,棗子一個,去核,裹全班貓一個,用文武火煨畢,去貓用棗,空心服之,白湯送下。
又取驢溺汁,每日服一盞妙。
治反胃;九仙餅。
人參二錢南木香不見火,二錢甘草一錢南星薑汁洗七次二錢重半夏薑汁洗七次,五錢重枳殼一兩,去穠,麵炒白礬明凈者,火枯,一兩重豆豉煆過,一兩厚樸薑汁浸,炒乾,五錢重
右九味,各依等分製過,為細末,候夜間晴時露過,以人參、厚樸煎湯,糊作餅子,小平錢大,慢火焙乾,每服一餅,用薑一大塊,切作兩片,夾餅子藥,用紙裹浸濕,慢火熟煨,連薑及餅子嚼碎,以真料平胃散,調湯吞下。切忌諸般生冷,仍令病者寬心開懷,服藥調理,方可見效。
治反胃久藥不效,及小兒吐不止者。
右用好硫黃半兩,細研,入水銀二錢半,同研無星,每服三錢,先取生薑汁,酒一盞,煎熱調藥,空心服,調時逐漸著酒、緩調令勻,服了用被蓋汁出安。
治消渴,神效散。
白芍藥甘草炙
右等分,為粗散,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不拘時,日三服,疾止則已。
治消渴,神效圓。
蜜陀僧二兩黃連去鬚,一兩
右為細末,蒸餅糊為丸,梧桐子大,濃煎繭皮鹽湯,或酒,或茄根湯吞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渴止勿服。昔旅店有客患此病,夜求水不得,酌釜中湯飲之而愈,旦往視之,乃躁繭湯也。
又方,用雄牛穿鼻木燒灰存性,為末,酒調服,或剉碎煎湯服之,數服見效。
治小便不通,烏桕木皮煎湯,調下五苓散,立通。如無藥處,隻以桕皮煎湯亦可。
又方,荊芥九錢,大黃一錢,煎服妙。
治大便不通,及老人風虛秘結。
右用陳皂角燒灰存性,以碗蓋在地下一宿,空心酒下,立通。或以蘿茯子擂冷水下,即通。
又方,大黃九錢重,荊芥一錢重,空心水煎服,即效。
又治大小便不通,經三五日者,用不蛀皂角燒灰,以米湯調下五錢,即效。
治小便出血,以車前子根葉,多取爭洗,取汁頻服,可通五淋。
治沙石淋痛不可忍。
右九肋鱉甲一個,炙酥令脆,研為末,酒調服一匙,以效為度。
又方,土牛膝凈洗一握,水五盞,煮至一盞,以滓,以麝香、乳香少許,研細調服。
又方,黑豆一百二十粒,粉草豆寸剉,新水煎,乘熱入滑石末一錢,空心服。
治血淋,多因虛損得之。
右用平胃散,每服五錢重,加龍骨一錢同煎,空心服之,數服見效。
又方,白梅燒灰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酒糊丸桐子大,熟水吞下五十丸。
治白濁、小便濁頻甚者。
右用陳冬瓜仁,炒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五錢許,多服見效。
又方,白茯苓四兩,豬苓一兩,水一碗,煮至半,去豬苓用茯苓,焙乾為末,溶蠟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早辰細嚼,用燈心、棗子、麥門冬煎湯送下,或服草蘚分清飲。
治久患脾泄,生薑四兩,黃連一兩,二味剉碎,一同慢火炒令薑乾脆,深赤色,去薑用黃連,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茶清調下。或服前黃蠟圓亦效見癰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