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腎氣,以本人口為則,於臍上灸,偏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然後服走馬茴香丸、茱萸內消丸各一貼,以生小酒加少鹽,空心吞下。
追疔奪命湯秘方速效,能內消腫。前《仙傳外科》已載,恐檢閱不方便,故重具於後。
羌活獨活青皮防風多用黃連赤芍細辛甘草節蟬蛻僵蠶腳蓮等分
加河車澤蘭金銀花
有膿加何首烏白芷
要利加青木香大黃梔子牽牛
在腳加木瓜
右?咀,每服五錢重,先將一服加澤蘭葉,少用金銀花各一錢,生薑一兩重,同藥擂爛,好酒做熱服之。如不飲者,水煎加少酒服,亦妙。然後用酒水各一盞半,生薑十片,煎熱服,以衣被蓋覆,汗出為度。病退減後,再以前藥加大黃二錢重,煎熱服,或利一兩次,以去餘毒為妙。此方以藥味觀之,甚若不切,然累用累效,萬無一失矣。如別有它證出後,宜隨證加減治之。
心煩嘔吐,加甘草節一錢、豆粉酸漿水下,已上另為末。
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湯下。
又用紫荷車、老薑,米醋一口磨下。
心煩嘔名伏暑,用朱砂五苓散。
嘔逆,加母丁香、石蓮同前藥煎服,又不止,用不換金正氣散,加人參、木香煎服。
嘔不止,手足冷名喫水,黃蓮香薷散吞下消暑丸。
手腳冷,宣木瓜、牽牛。
心煩,加麥門冬、赤芍、梔子、燈草。
潮熱,加北柴胡、黃苓、淡竹青、絲茅根。
眼花,加朱砂、雄黃、麝香少許。
腹脹,加薏苡仁、寒水石。
自利,加白木、狹苓、肉豆蔻、櫻粟殼。
腹痛不止,加南木香、乳香。
喘嗽,加知母、貝母、沙蜜少許。
頭疼,加川芎、白芷、蔥白。
痛不止,蘿蔔子、川芎、蔥白擂碎敷太陽穴。
痰涎多,生艾尾葉米醋擂取汁,嗽去痰。
咽喉痛,山豆根、靈消根、山梔子、淡竹葉、艾葉、燈草,用水煎嗽。
大便秘,赤芍薑製、根殼麩炒、大腹皮。
小便秘,赤芍、赤茯苓、木通、車錢、燈草。
尿血出,生地黃、車錢。
鼻血出,野紅花、地黃、藕節、薑皮生用。
瘡不痛、頂不起,灸三壯。更不痛,不治。
骨蒸,加絲茅根。
無脈,服二十四味流氣飲。
飛龍奪命丹,專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疼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亦可矣,萬無一失,不可輕忽。
蟾酥二錢乾者,老酒化血蠍一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雄黃三錢輕粉半錢膽礬一錢麝香半錢銅緑二錢寒水石一錢朱砂二錢,為衣海羊二十一個,蝸牛即是,連殼用天龍一條,即蜈蚣,酒炙黃,去頭足腦子半錢,無亦可
右總為細末,將海羊研作泥,和前藥為丸,如緑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麵糊為丸,每服隻二丸。先用蔥白三寸,令病人嚼爛,吐於手心,男左女右,將丸子裹在蔥白內,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於避風處以衣被蓋覆,約人行五裏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初覺二丸即消,三五病重者,再進二丸。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汗出冷者亦死。如病人不能嚼蔥,擂碎裹藥酒吞,瘡在上食後,在下食前服。服後忌冷水、黃瓜、茄子、油麵、豬羊雜肉、魚、一切發風發瘡毒等物,及婦人洗換狐臭,百發百中
背瘡
血見愁一兩酸漿草半兩當歸二錢半乳香一錢二分半沒藥一錢二分半
右焙乾為末,每服七錢重,熱酒調服。如有生藥可用,擂酒熱服,留滓以敷瘡上。
腰疼,用黑豆炒熱,以絹或布包,纏腰上,以薑擂熱酒飲醉,出汗為度。如無汗,依前再作二三次,必有神效。
杖瘡
水粉一兩赤石脂一錢,生水銀一分,先熬
右三味,用麻油杵成膏,以傘紙敷之貼上,緊縛。如肉陷,可用此膏填滿,然後貼上立效。
痔瘡,亦可治惡癬。
信甘草白礬生
右各為末,用碗一隻,先將信末敷一層,甘草末一層,礬末一層,用火煆之,再依前敷藥,煆三次,掃下為末,冷水調敷瘡上,不免少疼,飲酒以醉為度,經宿其瘡自脫矣。
拔疔,諸疔不出者,用巴豆半粒,去殼,磁石為末,用蔥涎同蜜為膏,以敷瘡上,疔自出矣。凡諸腫毒,用生薑麵、東過梁落地者,就將於本地上,陽日畫囗圈,陰日畫囗圈一個,以薑蘸好米醋於圈內,磨取地上泥,括在鉢內,入大黃、芒硝末,同薑盡研爛,敷於毒處,留開瘡口,毒自出矣。
蛀疳瘡,輕粉、韶粉打和摻之。
疥瘡,亦可治輕癬。
大楓子黃連甘草油胡桃榆皮川椒輕粉白礬半生半熟蛇床子井泉石
右各為末,以油胡桃增減,同杵為膏,如彈子大,用粗布包藥擦之,癢處揩之,痛處按之,藥到即效。
小兒乳癬
右甩粉草擦之,後用油醬抹。
急慢驚風
右用冷坑中糞青水一呷,與之服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