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離開,倒也不用怕什麼。

……

跟鍾巧兒聊過後,雲君墨讓人把趙崇璽接來了軍營,讓他跟著上戰場。

趙崇璽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時候,他也想上戰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雲君墨讓他上戰場的事,他是心存感激,所以卯足勁的拚。

半年的時間,他已經從一個小兵,當到先鋒官的位置。

這半年時間內,宣慶帝三父子,當真如他們所願,鬥得個你死我活。

在這個過程中,高太後成了他們爭鬥的犧牲品,沒了性命。

於是,長公主和鳳朝歌,公然站出來,指責宣慶帝,說他不配為王。

然後這兩母子,扶持了一個旁係王,打算讓他們上位。

那個位置是在太有誘惑力,在宣慶帝父子亂了之後,多的是人,蠢蠢欲動,想要坐上那個位置。

一時之間,皇室打亂,壓根顧不得其他。

那些早就不喜皇室的武將,看到皇室亂了,當即揭竿起義,準備趁機奪權。

不過,有雲家軍擁護,哪怕皇室亂了,雲家軍也不會給他們機會,建立起政權。

在雲君墨的幫助下,趙崇璽一步步往上爬,一年後,平亂了這些內亂,他已經是個將軍,在雲家軍中頗有聲望。

這時候,皇室爭鬥中,宣慶帝已經成了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老頭子。

為了能讓趙崇璽,名正言順登上那個位置。

他們當即殺回京城,趁著宣慶帝還有一口氣,讓他們做了親子鑒定。

先給他把的身份定了下來。

宣慶帝會躺在病床上,是被長公主以及自己的兩個好兒子給弄的。

所以,在得知自己還有個兒子,這個兒子還跟雲君墨交情匪淺,他當即寫了禪讓的聖旨,把皇位傳給趙崇璽。

他這個舉動徹底激怒另外兩個兒子,他們當即把他從龍床上拉下,本就吊著一口氣的宣慶帝,當場一命嗚呼。

這兩個兒子,被冠上弑君的名頭,當即被關了禁閉。

趙崇璽主持辦完宣慶帝的身後事後,在一幫忠臣的擁護下,登上了那九五之位。

登基後,他把國事委托給右相等值得重托的大臣,自己則再次上戰場,跟雲家軍並肩作戰,又用了三年的時間,徹底平亂了周邊那些蠢蠢欲動的國家。

由著有鍾巧兒的空間,不斷補給打仗需求,幾年的戰爭,雖然消耗了不少物資,人員傷亡卻不是非常重。

趙崇璽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軍功,對他坐穩九五之位,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至少,在大軍班師回朝時,整個朝廷的重臣出門百裏,迎接他們新的帝王。

回京後,就是論功行賞。

其他的賞賜都好說,雲君墨的賞賜,卻不好賞,因為他本身就是鐵帽子王,攝政王他壓根不感興趣,封地的話倒是可以,但雲君墨自己不要。

甚至於,他還把手上的軍權給交了出來。

鍾三郎知道這兩人的誌向,勸趙崇璽不用介懷這件事。

需要特別說明的事,這麼多年下來,鍾家三兄弟,一人在文上,一人在陸軍方麵,一人在海軍方麵,各自做出了自己的成就。如今,都被封了官,都是朝中的一員。

那他離開,倒也不用怕什麼。

……

跟鍾巧兒聊過後,雲君墨讓人把趙崇璽接來了軍營,讓他跟著上戰場。

趙崇璽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時候,他也想上戰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雲君墨讓他上戰場的事,他是心存感激,所以卯足勁的拚。

半年的時間,他已經從一個小兵,當到先鋒官的位置。

這半年時間內,宣慶帝三父子,當真如他們所願,鬥得個你死我活。

在這個過程中,高太後成了他們爭鬥的犧牲品,沒了性命。

於是,長公主和鳳朝歌,公然站出來,指責宣慶帝,說他不配為王。

然後這兩母子,扶持了一個旁係王,打算讓他們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