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潛伏》背後的曆史風雲(1 / 1)

天津站就是編製比較大的甲種站,其在天津的主要活動是會同中統天津區、憲兵第20團、天津市警察局、天津警備司令部稽查處、三青團天津支團等軍警憲特機關鎮壓天津市的學生和工人運動,並且指揮全市範圍內的大逮捕、大搜查。1948年秋,保密局又把派駐天津的各公開機關的特務分子分別編成若幹情報組,歸天津站統一領導。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保密局駐天津人員紛紛自尋門路逃命,吳景中趁機借故南逃,後在南京被毛人鳳關押,次年去台灣,1950年經蔣經國保釋出獄。吳景中離職後,孤城天津已岌岌可危,保密局急派天津警備司令部稽查處副處長李俊才接任天津站站長,布置特務潛伏,李俊才挑選了一些未曾暴露過身份且有一定社會關係和職業作掩護的特務分子,分成4個情報組潛伏下來。天津解放後,李俊才被我軍俘虜,1966年4月16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後曾任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據說此人就是電視劇中保密局天津站行動隊隊長李涯的原型。

關於餘則成的原型

《潛伏》在熒屏播出後,熱心的觀眾紛紛猜測餘則成真實的曆史原型,有人說是1950年犧牲於台灣的“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有人說是抗戰期間潛伏於軍統局內部的秘密共產黨員張蔚林,還有人說是中共黨史上赫赫有名的“龍潭三傑”(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甚至有觀眾根據餘則成的姓氏將其穿鑿為沈醉的姐夫、軍統元老餘樂醒。對於這些猜測和評論,小說《潛伏》的作者龍一表示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其實我們都知道,文學作品塑造角色既可以以真人真事為原型,也可以綜合多個不同人物虛構,正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拚湊起來的角色。”

龍一原來曾從事曆史研究,對在龍潭虎穴從事情報工作的共產黨人比較熟悉,從這個角度講,劇中人物身上肯定有許多曆史人物的影子。

天津站就是編製比較大的甲種站,其在天津的主要活動是會同中統天津區、憲兵第20團、天津市警察局、天津警備司令部稽查處、三青團天津支團等軍警憲特機關鎮壓天津市的學生和工人運動,並且指揮全市範圍內的大逮捕、大搜查。1948年秋,保密局又把派駐天津的各公開機關的特務分子分別編成若幹情報組,歸天津站統一領導。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保密局駐天津人員紛紛自尋門路逃命,吳景中趁機借故南逃,後在南京被毛人鳳關押,次年去台灣,1950年經蔣經國保釋出獄。吳景中離職後,孤城天津已岌岌可危,保密局急派天津警備司令部稽查處副處長李俊才接任天津站站長,布置特務潛伏,李俊才挑選了一些未曾暴露過身份且有一定社會關係和職業作掩護的特務分子,分成4個情報組潛伏下來。天津解放後,李俊才被我軍俘虜,1966年4月16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後曾任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據說此人就是電視劇中保密局天津站行動隊隊長李涯的原型。

關於餘則成的原型

《潛伏》在熒屏播出後,熱心的觀眾紛紛猜測餘則成真實的曆史原型,有人說是1950年犧牲於台灣的“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有人說是抗戰期間潛伏於軍統局內部的秘密共產黨員張蔚林,還有人說是中共黨史上赫赫有名的“龍潭三傑”(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甚至有觀眾根據餘則成的姓氏將其穿鑿為沈醉的姐夫、軍統元老餘樂醒。對於這些猜測和評論,小說《潛伏》的作者龍一表示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其實我們都知道,文學作品塑造角色既可以以真人真事為原型,也可以綜合多個不同人物虛構,正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拚湊起來的角色。”

龍一原來曾從事曆史研究,對在龍潭虎穴從事情報工作的共產黨人比較熟悉,從這個角度講,劇中人物身上肯定有許多曆史人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