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社會科學院《義烏發展之文化探源》課題組.義烏發展之文化探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 義烏叢書編纂委員會.義烏民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何成明.義烏人性格解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 趙福蓮.傅大士評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 張金龍.義烏兵[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1.
[6] 駱立勝.義烏名人[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7] 王一勝.義烏敲糖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8] 賈滄斌.佛堂古鎮的民風民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9] 義烏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義烏民間故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0] 義烏市城建檔案館.義烏古建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11] 張敏傑.義烏文化的傳承、傳播與創新[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2(7).
[12] 吳百花.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基於義烏市實踐的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2(2).
[13] 鄭小蘭.論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從“雞毛換糖”到中國小商品城的啟示[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2).
[14] 王明華.義烏精神的現代陣痛[J].資料通訊,2006(9).
[15] 張傑,董衛.保護理念下的國內文物保護單位旅遊化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義烏赤岸曆史文化保護區為例[J].旅遊學研究,2007(4).
[16] 毛力群.語言資源的價值——以浙江義烏的語言生活為例[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7).
[17] 張劍.家族與地域風習之關係——以宋代宗澤及其家族為中心[J].中國文化研究,2007(2).
[18] 冷溶.從文化的視角詮釋義烏發展[J].今日浙江,2007(11).
[19] 趙世林.論民族文化傳承的本質[J].北京大學學報,2002(5).
[20] 李霞,單彥名,安藝.城市特色與特色城市文化傳承探討——基於義烏城市建設文脈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