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陳慶麗秋是我很喜歡的季節,就像秋也是我很喜歡的老師。

她的眼睛特別大而亮,烏黑烏黑的,與喜愛的什麼相遇的一刹那,比如,古道的斜陽、烏鎮的街巷、故鄉的老屋、外婆的米糕、先生的菜肴、學生的擁抱、唐宋的詩詞、父母的疼愛、動聽的歌謠等,她的眼睛總是亮得很,閃閃的都是對萬景萬物的情,汩汩的都是對人間凡事的愛,在她凝眸的一瞬間,你就明白什麼又飛入她的文境了。

有時候,你會覺得她很矛盾。你覺得她吧,就是秋天田野裏的雛菊,淳樸、自然,還帶點浪漫,還有點野,好像夏季裏的莊稼,說話和做事全在那裏擺著,敞開著。但有時候呢,你又覺得她是文學裏靈動的使者,翩翩然、翩翩然,就是一篇佳作誕生,讓你讀之玩味再三。後來揣摩揣摩她,覺得她並不矛盾。她就是她,一個在生活中自然成長出來的人。生活中的淳樸練就了她為人的淳樸和通透,生活的驛動撥動著她易感的心靈和文筆。毫不造作的作風,使得她的文字更顯得幹淨而又清朗,明快而又雋永。

其實,生活給予她的不是隻有一種表情,平凡、樸素、艱辛、勞碌,甚至痛苦,農村和農村教師生活,城市和城市教師生活,她都可以應對得很好,她善於將痛化作快樂,將背負的沉重視作一種當然的使命,在普通的每一頁生活中畫出最好的自己,將快樂傳播給需要安慰的人,所以,她的身邊不乏粉絲,男粉絲、女粉絲,大粉絲、小粉絲。

做教師,做畢業班教師,很多人想著一定很累,但秋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很多年。“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驪歌年年唱,我不知道秋送別自己親愛的學生的時候心情怎樣,但我知道,她心中一定有湧動翻卷的驪歌在吟誦。她可以在講讀《背影》時淚流滿麵,她可以在朗誦詩詞時激揚慷慨,她可以在舞動青春時忘乎所以,她可以在家校練習本上情溢如海。你說得清,你說不清,說來說去就是,怎一個情字了得啊!寫文字的人必須是多情的,多情的人抒寫出來的文字才會像山水,高低俯仰、盤曲蜿蜒,是言已盡意無窮的。

我與秋認識十年,十年可以經曆很多事情,也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但我覺得秋還是那個多愁善感、透明質樸的秋,這真不容易。她將這些年寫成的文字彙聚成集,付梓出版。我為她高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堅持著與文學的對話,與文字的親密,這是一種不會衰竭的功力。

文學不是萬能的,但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自己的文學是萬萬不能的。我很感謝秋,用自己樸素的心傾訴著獨特的情愫,讓煩惱的快樂的糾結的多種人生變得純淨一些,幸福一些,寧靜一些,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個過生活的人,我們太需要互相用語言用行動構建我們的理想的生態。

一個幸福的人,在幸福的日子裏和幸福的路走在了一起。秋,豈止愛在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