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曆史,它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們與自然、社會環境進行鬥爭的過程中萌生出的一種本能的個體技擊能力。中國功夫即中華武術,是當前世界對武術的通俗稱謂。中國武術與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尤其是它博大的包容性更增添了人們對它的神秘感。時至今日,中國武術已自成體係,它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還有防身自衛的功能,以及特有的審美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中國武術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體係,它外取神態,內表心靈,著重彰顯了民族性格,堪稱世界民族傳統體育的瑰寶。
武術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的形成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緊密相關,是人們在勞動和軍事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對社會觀念、信仰的反映。所以,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特征會在武術中得以遺存,以相對穩定的形式流傳下來,並在社會的許多方麵發揮其特有的功能。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中國武術深受政治體製和環境生態的影響。可以說,中國武術"起於易、成於醫、附於兵、揚於藝",而且又在儒、道、佛諸家的影響之下在角抵、百戲中得到發揚。
中國是擁有悠久的曆史與文明的古國之一,它經曆了人類文明史罕見的從未中斷的延續發展,有著鮮明的承繼性。考古發現,至少在數千年前,我國就存在較為成熟的原始習武操練活動。通過古代的岩畫、石刻、磚畫、壁畫、雕塑以及大量的文獻資料,我們了解到古代中國武術經曆了自己高度的繁榮時期。當然,我們今天已無法一睹遠古先人們的風姿,但從原始的岩畫中,從樸拙的漢代畫像磚石中,從斑斕的敦煌和新疆的壁畫中,從鋪張揚厲的漢賦中,從瑰麗多彩的唐詩宋詞中,我們已經感悟到古代武術的姿態,體味出中國武術的萬千氣象。
中國武術作為一個整體意義上的文化形態,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它不僅蘊涵著中國哲學思想之深奧,又攝養生之精髓,並集技擊之大成,而且還融傳統美學之理,由此形成內涵廣博的武術文化。如今,中國武術已經成為溝通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橋梁和友誼的紐帶,成為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尤其是近二十餘年以來,中國武術已發生了質的變化,它不僅完成了體育化和競技化及國際化的改革,而且還要求武術向規範化、科學化發展。不斷加強了武術的科學研究和理論建設。為了積極穩步地把中國武術推廣於世界,先後舉辦了世界武術錦標賽,並向世界發出了武術力爭盡快進入奧運會的目標,從而使中國武術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