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是一門具有悠久曆史和最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它以漢字特有的線條和書寫規律,表現出豐富多彩的筆法、章法和筆勢,反映出人們的氣質、情趣和審美思想。它是中國古代先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美化書寫過程、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在傳統文化中居於極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國人民的普遍喜愛,也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

現代書法家沈尹默說:"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具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

換而言之,書法是沒有聲音的音樂,沒有演員的舞蹈,沒有物象的繪畫。它和音樂一樣,都以節奏為其要素,表現在紙麵上是粗細輕重、方圓曲直的線條以及明顯的節奏感,正如不斷變化的音樂一樣,兩者都能表現出創作者豐富的情感。同時,它又能體現出舞蹈的動作美和體態美,與舞蹈一樣具有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特征。

書法還與中國繪畫關係密切。書畫同源自古結合,詮釋完美境界。隨著曆史的發展,畫家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占據了重要地位,如融合了士氣與禪氣而闡發儒雅文人理想的董其昌,衝破文字載體束縛而把憤懣和張狂一起寫入史冊的徐渭,以清、奇、狂、冷著稱的朱耷,等等。他們既是書家,又是畫家,都為中國書法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事實上,書法以它線條的行質、組合及運行方式直觀卻又抽象地表現出種種形態美的要素--平衡、勻稱、參差、連貫、對比、動靜的變化和諧,等等。所以,各種姊妹藝術都或多或少地從書法中獲得了靈感。

中國書法史作為中國文明的一部分,影響了一代代人。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推開這個玄之又玄的大門,步入中國書法的曆史甬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