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佛裂 作者:瞎子

(一)初遇

初六日,驚蟄,春雨不絕。

這是我第一次遇見她。

其實出發前就隱約覺得這次下山會不同尋常,因此選了這條最僻靜的路,我預感會在這條路上碰到她。

我想會會這個女子。

哪怕碰到的是冤孽,我也與其躲避,寧願交鋒。這是我向來的性格。

消除恐懼最好的方法是麵對恐懼。等到你離它近得可以感覺它的呼吸的時候,會突然發現你並不恐懼了。

恐懼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心。

魔由心生。

和師父第一次打的機鋒就是這句話。

當時他在教導我們弟子靜心坐禪,入空境,斷妄念。

我沒有坐禪。我睡覺。呼嚕打得很響。

師父很生氣地用禪杖把我敲醒,質問我為什麼不苦修,絕妄想。我回答說魔由心生。

師父愣了半晌,然後拖著禪杖低頭走了。

斷絕妄念本身就是一種執著一種妄念,你動了要斷絕的心思,就是入了魔境。其實念頭生生不絕,仿佛海裏的浪花一樣,你如何能斷絕得盡?即便你自己覺得已經了斷乾淨了,那隻不過把海水排空而已,空守著枯乾的海底,又有何意義?禪不是讓你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而是讓你得大自在。

當天深夜,師父把我叫進禪房,就是要聽我說這番話的。

我說得沉穩有力。

師父又微笑著問,那你如何修行?

就讓那些念頭自己生滅好了,我淡淡地說,它們不過是浪花泡沫,轉瞬即逝,而且沒完沒了。隻要明白自己的心在哪裏就可以了。那些泡沫迷惑不了我。

說完,我停了停,看了看窗外。這個深夜天氣很好,月色的清輝灑進來,照得我雪白的僧衣一塵不染,有風微微吹過,寬大的袖口便輕輕抖動。望著窗外黛色天空的疏星朗月,我有些出神地喃喃自語:

真是風月無邊哪。

然後我轉過臉,目光灼灼地看著師父,他一直盯著我的眼睛,含笑不語: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聽見我這句話,他專注地凝視我良久,然後長長歎息一聲,輕輕說:

“你不是我佛門的千古聖人,就是千古罪人……從今後,你叫佛果吧……我有些倦了,都早些休息罷……”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仿佛疲倦得就要睡過去了。

第二天,我升為首座。

從此,我是師父最器重的弟子。

這是我第一次下山修行,師父有些擔心,一直送我和師弟佛莽到山門:

“這次下山要小心啊,不要誤踏了俗塵中的雜草。”

師弟支支吾吾,我知道他並沒有聽懂。

我看了看雨中漫山遍野枯草中星星點點的綠色,覺得早春的生機竟然是如此盎然,於是淡淡地笑了:

“師父,出門便是草。”

春雨很細很柔,落在青色的箬笠和蓑衣上,綿軟得如同女子的手,很舒服。轉過山坳,就看見她站在路上。前麵,有條因為雨水才出來的小河,不深,但是很急。

她穿著淡綠色的衫,在霧氣氤氳的山中顯得極其乾淨清爽。油布傘下她的身影嫋娜娉婷。我從來沒有特意去留心看女子的背影,但也從未特意避免去看。在我看來,美麗,就是一種禪意。

我已經站在這條路上很久了——特意選擇了一條被溪水阻住的山路。我在等他到來。知道自己淡綠色的衫和嫩黃的油布傘在這樣春雨迷濛的山穀中乾淨得鮮豔。這身衣裳是我精心挑選的,低眉看了看腳上的絲履,還是雪白,沒有被泥濘所汙。這正是我需要的——良人,我要最完美地出現在你的視野。

我的身影修長,在傘下更顯得玲瓏有致。所以我沒有回頭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