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封丹
一隻骨瘦如柴的狼,因狗總是跟它過不去,好久沒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這天,狼遇到了一隻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撲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尋思自己不是對手。於是狼滿臉堆笑,向狗討教生活之道,話中充滿了恭維,諸如仁兄保養得好顯得年輕,真令人羨慕雲雲。
狗神氣地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要想過我這樣的生活,就必須離開森林。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樣髒兮兮餓死鬼一樣,生活沒有一點保障,為了一口吃的都要與別人拚命。學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麼呢?"狼疑惑地眨巴著眼問。
"你什麼都不用做,隻要搖尾乞憐,討好主人,把討吃要飯的人追咬得遠遠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殘羹剩飯,還能夠得到主人的許多額外獎賞。"
狼沉浸在這種幸福的體會中,不覺眼圈都有些濕潤了,於是它跟著狗興衝衝地上了路。路上,它發現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沒有毛,就納悶地問:
"這是怎麼弄的?"
"沒有什麼!"
"真的沒有什麼?"
狗搪塞地說:"小事一樁。"
狼停下腳步:"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說說。"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麼!難道你是被主人拴著生活的,沒有一點自由了嗎?"狼驚訝地問。
"隻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還沒有關係?不自由,不如死。吃你這種飯,給我開一座金礦我也不幹。"
說罷,餓狼扭頭便跑了。
拉·封丹的寓言善於借用現成的民間故事情節進行再創造,他的寓言對17世紀法國社會的醜陋現象進行了大膽的諷刺。拉·封丹的寓言詩,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
在本篇寓言中,狼與狗雖然是近親,但是狼追求自由的勇氣和狗甘心喪失自由的奴性形成了鮮明對比。盡管狼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但是,在看到狗為了得到殘羹剩飯而被主人拴著以致脖子上的毛都被皮圈磨掉時,斷然發出了"不自由,不如死!"的宣言,並扭頭離去,這種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尤為可貴和值得稱道的。
拉·封丹,法國寓言詩人。主要詩作有《寓言詩》《故事詩》和韻文小說《普敘赫和庫比德的愛情》等。